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9 道试题
1 .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这说明(     
①茶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媒介
②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③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03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政治试题
2 . 2022年夏天,国产电视剧《苍兰诀》爆红,该剧在全球上线后,海外关注度持续高涨。纵观这些年在海外市场走红的中国电视剧,它们题材各异,故事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用中国人独有的叙事审美,讲述了符合东方价值观的动人故事。这表明(     
A.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C.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D.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荼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荼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荼、品茶等一系列仪式和习惯得以体现,茶文化与中华礼仪相结合,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早在明朝时期,中国茶就传到欧洲。茶在今天依然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更是连接各民族间文化与友谊的重要纽带。在当地风俗人情的基础上,茶逐渐形成了符合当地风俗的吃法。在国内,茶包罗万象,联络感情,“围炉煮茶”备受国民追捧,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活力。


结合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说明人们应如何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04-29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4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     
①夯实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历史基础与群众基础
②坚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③为激活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机活力提供根本的途径
④实现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间的思想认同与价值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9更新 | 409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5 . 2023年春晚让非遗出圈,歌曲《百鸟归巢》中,首次选取南音著名的大谱,曲调古朴幽雅、委婉深情,与演唱有机融合;在不变中求新,采用老歌新唱的方式,融入意大利阿卡贝拉童声合唱,共谱《难忘今宵》。2023年春晚的可贵之处在于(     
①承袭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
②鼓励文化交流,加强文明互鉴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兼收并蓄
④以创新为文化的核心,促进文化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文明中国的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辛勤劳作中,取得了许多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无数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一系列伟大史诗,提出了伟大思想理论体系。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铸就了中国人民很强的民族自信心。由此可知(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民族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仿真适应性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戴上AR智能眼镜,探寻“稀世珍宝”伯矩鬲背后的故事;在虚实融合的数字空间中,沉浸式“云”游敦煌莫高窟……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众多数字化技术让参观者“跨越千里、穿越千年”,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也将文创产业推向数字新阶段。这说明,数字文创(     
①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新形态                    
②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③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④激活和重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自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数千年来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①让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国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②彰显了中国茶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旨在肯定中国茶文化对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贡献
④实现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习俗的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长期以来,刘三姐的故事在八桂大地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歌舞剧和电影中的“刘三姐”展现了壮族人民“美丽、勤劳、睿智”的形象,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共鸣,“刘三姐”的歌声至今仍然为各族人民所喜爱。这一文化成就(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再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③涵养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
④赋予了传统艺术作品新的呈现形式和时代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4更新 | 64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2月适应性测试思想政治试题
10 . 首倡并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呼吁传承丝路精神,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推动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构建人文共同体;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形成政治、经济、人文“三轮驱动”……这些中国行动意在(     
A.借鉴外域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B.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推动多元文明的和平共存
C.让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融合中减少差异,以实现发展
D.展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