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9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24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和北京考古学会共同举办的“圆明访古—圆明园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举行。本次活动以“圆明访古”为主题,邀请25名市民、学生走进考古现场,与考古专家面对面,实地察看考古流程、观摩考古发现、了解植物考古、领略考古魅力。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是基于以圆明园为载体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②有利于使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意味着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能使人们认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奔腾长江水,熔铸民族魂。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沿途留下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吴越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挖掘长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长江故事”有利于(  )
①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②丰富民族精神,把爱国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促进不同地域文化融合,彰显民族文化优越性
④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守护精神家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2023年12月3日,主题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举办“良渚论坛”(     
①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同化与融合
②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彰显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
④表明中国积极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民间美术中一个古老的门类。它不仅具有造型与色彩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安徽省太和县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师生近距离切身感受“面塑”的艺术魅力。这一活动(     
①改变了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②丰富了师生们的精神世界
③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发展
④把传统艺术与审美教育完美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遇见冰雪遇到暖,不负美景不负情。这个冬天,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思想在哈尔滨落地生根,为哈尔滨的冰雪经济打造新的增长点。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同比增长441.4%;实现旅游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791.92%。哈尔滨人用自己的冰天雪地资源创造着发展的市场,同时他们为游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严厉打击破坏哈尔滨旅游市场的各种行为,充分把哈尔滨有效的旅游市场和有为的哈尔滨政府有机结合。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独特的文旅亮点,吸引无数游客的目光。乾合联名榫卯雪花摩天轮积木,通过传统文化、冰雪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把氛围感拉满;同时冰雪大世界还融入了秧歌、小品、杂技等,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东北风土人情。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有“绚烂烟火”“胜利之城”等景区。“绚烂烟火”景区以俄罗斯经典建筑之一的圣母大教堂为设计原型,极富俄式风情。“胜利之城”景区以印度的世界文化遗产法塔赫布尔西格里为原型建造,同样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用“冷冰雪”撬动“热经济”,如今的哈尔滨正热“雪”沸腾,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哈尔滨是如何用“冷冰雪”撬动“热经济”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写一篇相关的时事评论。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200字左右。
6 . 2023年10月14日,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文明互鉴   文明共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主题,旨在传播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为“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营造良好氛围。来自美国、意大利、希腊、埃及、土耳其等6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百余名国际媒体高管和“一带一路”记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届论坛。举办此论坛(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加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③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④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11月22日适逢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分享了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的二十四节气原画混剪视频,向海外网友介绍中国小雪节气。网友纷纷赞叹其中蕴含的中式美学,也对这部纪录片表现的中华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入探索的兴趣。用纪录片在海外社交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①为更多国家认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窗口
②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体现了科技决定文化发展,助力中华文化传承
④说明文化载体承载、表达着文化的内容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8 . 柘荣剪纸始于唐、盛于清,随中原士庶南徙而流入,保留了中原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的特点,剪纸外形随意挺劲,质朴粗犷,布局轻松写意。在后期发展中,柘荣剪纸受南方剪纸风格影响,细节处理上更显严谨、秀丽,由此形成了兼具粗犷随性之外形、细腻柔美之细节的独特艺术魅力。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     
①勇于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成果
②在交流交融中丰富和发展
③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具有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4更新 | 29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安徽专版)02
9 . 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兔年春晚。舞者们用端庄温婉的“锦绣摇”、顿挫有力的“红袖绕”、含蓄内敛的“汉俑转”,配合现代化的灯光、舞美、信息技术,让博物馆中的汉代舞俑活了起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传奇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魅力。该舞蹈的创作(     
①通过综合创新,使中华文化得到别国别民族高度认同
②融通不同资源,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承方式
③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中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④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在“永乐宫”,穿越700多年时空的永乐宫壁画,跃然眼前、可触可感;在“数字藏经洞”,感受穿越时空的敦煌文化;在“全景故宫”,“云游”紫禁城万千宫阙;在“文物多宝阁”,用指尖360度“触摸”文物……一个个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案例,为我们感受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科技赋能(     
①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②赋予文化遗产新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③让文化遗产便捷共享,提升文物价值                    
④让文化遗产贴近大众,展现文物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3更新 | 25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安徽专版)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