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是“四个共同倡导”,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下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明间的平等体现于多样性共存,体现在相互尊重、相互交流
②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最新成果,是中国人民实践的产物
③既要尊重不同文明的风格特征,又要创造性地发展现有的文明
④把握文化发展阶段性的基础上,发展能被所有国家认同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由康辉担任主持人。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以恢宏大气的电视表现形式和通俗简洁的语言风格,诵读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节目并不是简单重复、罗列经典名句,而是以娓娓道来的方式,用短小的故事和精辟的语言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站在新时代、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高度去解读。《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那尔苏说,此次他们在栏目设计上大胆突破,打破原有的一位学者讲到底的模式,改为多位专家,群众、学生讲述,既有专家进行经典释义和理论用释,又有亲历者讲述故事,还有学生互动交流,最后通过诵读升华认识。更多的参与人员,多样的讲述方式,活跃了栏目节奏和现场氛围,让思想理论深入浅出,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节目于2018年10月8日在中央电视合综合频道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文艺创新。
(3)学校举办观看《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有感主题班会,请从唯物史观角度就如何做新时代有志青年列出三个发言要点。
3 . 20181月起,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现身英国课堂。近年来,中华文化教材输出、孔子学院以及诸多高校海外分校的建立,无不推动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他国了解和熟悉中国文明,理解中国的价值观,为我们在国际上得到理解与尊重打下基础。这
A.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彰显着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C.反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增强D.表明文化交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018-03-08更新 | 8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科)试题
4 . 在孔子学院的课堂上,加拿大小伙安东尼说:“狗是人类的朋友,忠诚、勇敢在西方被当作家庭成员,吃狗肉的行为无法理解和接受。”此言一出,韩国学生当即面露尴尬老师问安东尼:“在大部分印度人看来,西方人吃牛肉是不是一种野蛮行为呢?”这时,安东尼表情立刻就不自然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尊重和理解④人们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13更新 | 1182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5 . 窦娥冤屈得以昭雪,赵氏孤儿最后为家族报仇雪恨,中国传统悲剧作品往往有一个相对圆满的收场,通过展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来褒奖善良、坚强等美德;而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主人公常在悲惨的境遇中走向毁灭,哈姆雷特最终被毒剑刺死,奥赛罗听信谗言害死无辜的妻子,因悔恨而自杀……悲壮的美让人心生怜悯和恐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艺术审美没有共同的评价标准
②文化的多样性和认识差异是形成不同悲剧观的基础
③不同的悲剧情节和冲突中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④中西方传统悲剧观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历史环境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和媒体评选,《咬文嚼字编辑部选出了“2020年十大流行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和“凡尔赛文学”。流行语的出现(     
①表明一定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②最能说明文化随时代亦步亦趋的特点
③与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④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劲的感染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讲好中国故事,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要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出去,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又要有“故事”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使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性。
2019-06-14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合肥一中、合肥六中)
8 .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40天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符合当下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共同诉求。可见,该口号的提出(   
A.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B.有号召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说明文化具有世界性
C.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D.表明人的文化素养是在一定环境和活动中形成的
2022-01-14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2017年为农历鸡年。鸡,在中国被赋予“文、武、勇、信、义”五德,而韩国人谈到鸡时,一般会与“活泼”、“吵闹”联系在一起。中韩两国对“鸡”形象的理解
A.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B.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C.说明生肖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
D.表明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