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十二生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涂鸦艺术则兴起于西方。”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唐影认为,“家门皮肤”(在大门上涂鸦)体现了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全球艺术交流越来越广泛且深入,海外公共艺术形态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喜爱,并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家门皮肤”的出现说明了(     
①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文化
②要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推动文化交融
③要坚持求同存异、各美其美原则,推动文化交流
④文化交融有利于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因交融而更加丰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举办了主题展览。主题展览展出文物实物1580余件、照片800余张以及大量历史文献、艺术品等,运用VR仿真、虚拟影像、3D多维投影等技术,让参观者能近距离接触见证历史的时间信物,感受先行者们的精神与力量。这有利于(     
①重温峥嵘岁月,创新革命文化的内容       
②创新传播方式,增强先进文化感染力
③改造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④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建党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22更新 | 2996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高铁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巧妙蕴含中华文化的冬奥场馆,活泼敦厚的“冰墩墩”,喜庆祥和的“雪容融”,扑面而来的中国年味儿,“冬奥梦”和“中国梦”精彩交织。饱含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的冬奥开闭幕式,构思独到,匠心独运,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这些意蕴隽永的场面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轮美奂、直击人心的深刻印象。材料表明(     
A.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有利丰富自身文化B.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C.创新而恰当的传播形式有利增强文化魅力D.文化交流增进了各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022-09-22更新 | 3385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师生重视中德文化交流,该校成立了中文合唱团,合唱团多次参加中德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德语言年、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等系列活动中,都留下了他们热情洋溢的歌声。这体现了 (     )
A.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B.我们完全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交流就是文化的相互取代
D.文化交流决定两国关系
2022-07-07更新 | 276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因此成为历史上首个同时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的“双奥之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从吉祥物、会徽到火种灯、火种台,冬奥会的每一个元素几乎都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奥运融合。这种融合(     
①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2年1月14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宣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将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这表明联合国(     
A.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B.能引导国际关系由竞争、冲突走向合作
C.能调动更多国际资源应对全球性问题D.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2022-07-0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政治试题
6 . 虎年伊始,一部聚焦中国百姓五十年生活史的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后圈粉无数。这部作品从寻常生活里纵览时代潮流,从家庭结构里洞察社会变迁,从人物情感里观照中国人坚忍与担当,用史诗般的磅礴之力书写家国情怀。创作团队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故事宏大又真实具体,让观众看后深受触动。这启示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要(     
①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人的故事,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
③把握时代脉搏,传递崇高的价值追求
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借鉴有益经验为我所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 .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圆满落幕。回答下列小题。

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在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背景下,“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所追求的团结、和平、进步、宽容的共同目标,是对奥林匹克精神与价值的中国诠释。这一诠释彰显了中国对(     
①引领并主导国际关系的坚定自信
②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践行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
④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积极作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冬梦”“飞跃”的会徽设计,“冰丝带”“雪飞天”“雪飞燕”“雪游龙”“雪如意”等场馆的命名,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的设计创作······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汉字、书法、如意、玉佩、飘带、灯笼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展示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以及多彩的风格。这进一步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能够展现独特的优越文明
②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③能够在吸收与借鉴中发展
④可以与现代生活完美契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汉字字体更加多元,在较好地满足社会多样化用字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背离了汉字的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各单位对汉字使用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清理,切实提升内容质量。这一要求主要是基于(     
①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②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标志
③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创新话语表达,以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向世界展示多维、立体、全面的中国新形象,有效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冬奥会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向所有参与者提供了卓越的冬奥体验。“一起向未来”是口号,是态度,更是行动方案。它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提供了中国注解,同时表达了全世界共创美好未来的迫切愿望。

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微火”方式点燃冬奥主火炬的浪漫创意环节让人过目难忘;取材于经典传统门窗图案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引导牌,设计灵感来自寓意吉祥平安的“中国结”;借鉴了河北民间的传统虎头图案的虎头帽,一登场便萌化人心。精彩绝伦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背后,是一系列配套及运行设施的建设保障,是无数策划组织者、专家和演职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昼夜不停地实验和调整,最终为世界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冬奥会比赛期间,多家媒体以参与式和沉浸式传播的手段,为全球民众带来了更为真实可感的视听体验和即时互动基础。从谷爱凌、苏翊鸣到羽生结弦,从冰墩墩、“机器人调酒师”到冬奥选手吃播和基层志愿者互动。北京冬奥会在全球社交平台上已吸引了超30亿网民的关注。这些为推动从“开放中国”到“全球中国”国家品牌升级创造了契机。


(1)结合材料,说明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创意表达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哪些知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北京冬奥会是何通过话语表达创新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
(3)北京冬奥孕育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广大青少年应当赓续北京冬奥精神,在攻坚克难中坚定逐梦之心,绽放人生芳华。某校准备开展弘扬冬奥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设计两项活动方案。
2022-05-23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10 . 2022年3月23日,我国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航天员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台多个频道和数个新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     
①说明大众传媒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激发了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③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
④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10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全真高考模拟检测文综政治试题(十二)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