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1018日至1024日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他具体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材料二 在世界多极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渴望汲取中国的智慧,为“世界向何处去”寻找答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时代大潮对全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 “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中国人民愿意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美好的前景。
(1)联系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政治态度与立场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体现的文化生活观点
2018-01-29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检测政治试题
2 .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引用中国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①要兼收并蓄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切形式
②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要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
④要发挥中华文华在世界文化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包拯的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来阐释“官德”,为广大党员干部“为政以德”提供了优秀的范本。习近平引经据典阐释官德表明
A.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B.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广大党员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
D.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源头
4 . 201694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呈上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晚会以天为幕.以桥为景.以湖为台,各种诗情画意的场景.浓郁的中国文化印记,不仅惊艳了国人,更惊艳了世界。这表明(   )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1-24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11月“八校联考”政治试题
10-11高二下·陕西西安·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国家间互派留学生
2018-01-22更新 | 36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201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8-01-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7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历法独创的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古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星座不知道节气。这说明:
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②我们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二十四节气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年轻人要做对星座文化的传播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某市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该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历史古迹保护和开发、街区复原和翻新、传统技艺发现之旅等方式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同时又借鉴了其他发达城市的文明建设经验,使得一座座现代建筑拔地而起,让这个历史厚重的故都焕发出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锐气;其次该市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平台,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后各街道、社区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化社医”等活动,通过改善环境,改善民生,提高市民参与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措施都极大的丰富和提升了该市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功。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该市是如何促进文化创新的?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4日,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为期四天的第九届北京文博会,共举办了主题报告会、展览会、推介交易、创意活动、论坛会议等150多场文化创意主题活动,吸引了3个国际组织、33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境外代表团,国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123万人次参加了本届文博会活动。
材料二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1 054.56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签约、成交呈现如下特点:(1)北京企业与兄弟省区市企业联合投资项目数量增长,首都优势文化资源拉动区域经济趋势明显;(2)文化贸易成交进一步增长;(3)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的平台类项目数量增加;(4)文化与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的项目大幅度增长。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举办文博会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北京文博会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10 . 2017514日晚,迎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各国贵宾的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晚会既有交响乐、民乐,也有中国古典舞蹈和西方芭蕾舞,既有美声演唱,也有中国戏曲,多种艺术形式展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商旅贸易之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场文艺晚会的成功之处在于()
利用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借助丰富的文化形式再现各国间经济交流
运用现代传媒丰富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