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2018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火爆,学者、明星、主持人绝活叠出,不但把古诗词唱出厚重的文化情感,也注入磅礴的现代风范,让观者听者心魂俱醉。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并不知名,被乡村教师与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们天籁般唱出,让一首孤独了几百年的小诗,一夜爆红,被世人牢记。这表明
①经典诗词作品只有娱乐化才能打动人们的情感                         
②古典文化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展现出更大的魅力
③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在于文化形式的不断创新                         
④文化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保证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倡导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1-12更新 | 197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
3 . 近期,讲述中国故事的电视剧《琅琊榜》不仅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电视台热播,而且登陆亚洲、非洲、北美等地的电视剧网站,受到亿万外国观众的热捧。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1-08更新 | 1489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卷政 治
4 . 1960年起,中国向非洲派驻援非医疗队,他们带去了中医针灸服务,使不少非洲人了解了中医针灸,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伴随着非洲人民对中医针灸的认知,中医针灸诊所也在非洲各国发展起来为增进非洲人民健康做出了贡献。中医针灸在非洲的传播发展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传播的最重要途径
④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5 . 河北献县发现的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黑釉灯盏等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该发现佐证了
人类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②一定的文化取决于并反映一定的经济
③借助文化遗产可以窥视历史原貌       ④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 . 由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加之近年来中拉全面合作的深入发展,“汉语热”在拉美不断升温,了解中国文化日益成为拉美人追求的时尚。拉美地区孔子学院数量达39家,孔子学院主办的各种活动的年均参与人数在 100万以上。这佐证了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6-02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7 . 2017年9月,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正式启动,我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蕴藏着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   
④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05-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8 . 大部分英语国家企业进入非英语市场的时候,都是先英文,再翻译成当地语言。迪士尼是相反的,先是中文,包括创意、名字甚至故事大纲,再翻译成英文,还从中国的角度来策划娱乐体验。迪士尼此举说明
①在文化传播中,既要保持自身特点,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中华传统文化比迪士尼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存在着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9 . 重阳节前后,国内某知名按摩椅品牌发起“重YOUNG节”社会化营销,对重阳节进行创新性演绎,提出“只过重YOUNG节,坐回二十岁”主张,强调要通过子女和品牌的努力,让父母重新年轻,重返20岁。这个主张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和响应。这体现了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带动商品经济价值的实现
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道德伦理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 . “通文方氏,集贤白门”“衣暖苍生,锦绣梅苑”“杨柳曙露,书香靖江”……某市精心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各有主题,形成“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人文景观。这些农村文化礼堂
①见证了文化现象的丰富多彩
②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文化色彩
③蕴含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
④反映了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