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就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要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这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引领、教育支撑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学技术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④科技影响文化发展,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3更新 | 167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期中政治试题
2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       
①体现出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   ②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国家认同
③表明举办文化节日活动是传播文化的手段   ④对振兴茶产业和弘扬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
4 .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可是有人认为,铁画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请你用下列关键词进行反驳(       
A.文化传承   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B.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自信
C.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D.文化传播   文化包容   文化发展
5 . 中式英语词汇“addoil(加油)”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此前,《牛津英语词典》先后收录了“kungfu(功夫)”“guanxi(关系)”等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当“addoil”进入《牛津英语词典》时,“拓扑”“博客”等舶来词也让中文变得丰富多样。可见(       
①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③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④文化互鉴消除了差异,增强了中华文明的优越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阿木爷爷”凭借一双巧手,不用任何现代机械工具,就能徒手打造鲁班凳、苹果锁等木制品,被称为“当代鲁班”,在海外短视频平台圈粉百万。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优秀文化得到世界人民普遍认同
③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④优秀文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7 .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我国推动该项目申遗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A.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B.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减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借鉴、同一
D.凝固的艺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见证→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8 . 2019年全国两会,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通过“5G+VR全景”技术,用更快的传输速度、互动性更强的画面内容,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提供沉浸式的传播体验。用户只需通过人民日报“两微两端”打开专题页面,就仿佛置身两会现场,感受更鲜活生动的场景。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科技发展可以助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②推进多媒体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
③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7更新 | 200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甲骨文,闪耀三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之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走过百余年,甲骨文及后世文字的价值正愈发受到珍视,值得更好传承发展,这是因为甲骨文(   
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19年北京世园会期间,游客除了能观赏不同国家的植物园艺和特色展园外,还能观看近2500场展现新时代风貌以及北京风味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享受不一样的视听盛宴。这一系列文化活动会使游客(       
①体会到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②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③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④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9-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太和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