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2017年7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歌剧《鉴真东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现场观众表示,本次演出将进一步增进日本民众对“鉴真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希望以后在日本有更多机会欣赏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该歌剧演出成功启示我们
①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2-24更新 | 91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从2017年秋季开学伊始,全国所有地区初中、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部编本”(教育部新编教材)语文新教材。此次教材改版,换掉了约40%的课文,大幅提升古诗文和文言文比例,增设了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内容。与此同时,“部编本”语文教材还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文章。“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还选入了约占总篇数10%的外国优秀作品。对此有人认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无需借助外国文化来教育本民族青少年。


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18-12-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政治试题
3 . 十九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方方面面,于文明而言,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明清之际,“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茶之路”,商队翻越帕米尔高原,源源不断地把中国茶叶输往中亚各国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茶文化。这表明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交融的特点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17年岁末,集结9家博物馆(院)代表性文物的《国家宝藏》电视节目,邀请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纪录片综艺”的呈现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借助电视节目创新,剪纸、篆刻、青瓷烧制等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找到了传承发展的新途径……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再发新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融入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②传统文化再发新芽的关键在于促进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创新
③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④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兴起“汉语热”和“儒家文化热”。在2010~2016年短短六年时间里,仅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就翻了十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和研究儒家文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语及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7 . 2016年,以巴西音乐人汤姆(Tom)和维尼修斯(Vinicius)命名的里约奥运吉祥物在世界各地热卖。据奥组委预测,2016年奥运会纪念品销售收入将达10亿巴币。奥运吉祥物的热卖体现了()
A.文化的单一性带来文化的丰富多彩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8 . 2017年9月7日,以“丝路精神·时代丹青”为主题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中,人们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的国画、书法、篆刻作品,也可以领略到毕加索、达利、米罗等国外艺术家的杰作。中国符号与国际元素相互碰撞让展览呈现出一场精美绝伦的艺术盛宴。此次活动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中西文化的趋同
③既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既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9 . 上海民族乐团在伦敦、巴黎等8座城市上演音乐会版《海上生民乐》,奏响人类最早的乐器——骨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最美音符,受到了国外观众的喜爱。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③骨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从古至今,历代仁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些名言砥砺人前行。这种情怀、这种牵挂(     
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④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