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举办开幕式、六场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亚洲美食节等活动。我国举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基于(       
①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坚持洋为中用,提升文化竞争力
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增强对亚洲各国文明的认同感,续写亚洲文明新华章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亮出了鲜明的底色。如“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在此次抗疫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抗疫中的重要精神力量,加速了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步伐;也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共鸣,对国际联合抗疫起到了推动作用。材料主要说明(       
①文化的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④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保持不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 .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品尝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①各美其美、和而不同②深度融合、日渐趋同
③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④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之所以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它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不断满足人民高尚的精神需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
③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它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 . 2019年1月,中国国家京剧院演员来到意大利北方小城切塞纳,为当地观众献上了一出古典优雅而又跌宕起伏的京剧大戏——《白蛇传》,视歌剧为瑰宝的意大利观众为京剧艺术之美而沉醉。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魅力
③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的内涵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9更新 | 14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19年1月26日晚,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大基尔德音乐厅,中国二胡、扬琴、琵琶、笙箫等民族乐器合奏的拉脱维亚名曲《道加瓦河》引来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喝彩。这是甘肃省歌舞剧院民乐团演出的中国西北民族风情交响音乐会“陇上行”上的一幕。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
④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0-08-18更新 | 77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1-12高二上·江西赣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近年来,“G族”异军突起。G族,泛指4G时代常使用手机上网、阅读、音乐视频等功能的人群。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手机网等都实现了通过手机网络把中国“两会”传播到全球各地。这表明(  )
①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     
②大众传媒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0-08-09更新 | 73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集宁新世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织言绣语”为主题的2019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惊艳亮相。此次展览精选出贵州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和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运用新技术和新的设计理念,把传统非遗元素嫁接到新的民间工艺产品中,以体现中国纺织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展区的设置也十分有特色,创新性地融合了水族、苗族、布依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的非遗特色,体现出民族的融合、非遗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这对推动“非遗活化”很有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不仅传承了知识和技艺,更传承了文化和精神,为各民族、各地区提供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情感持续。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与文化,更重要的是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改革创新,让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工艺产品,让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保护和推广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正确的选择。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是怎样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
2020-08-08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两校2020届高三10月校级联考政治试题(赤峰二中、呼市二中)
9 . 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            
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
10 . 广大家庭都要注重言传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告诉我们( )
①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③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传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16更新 | 46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