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2022年荷兰花车巡游活动4月23日在荷兰西部滨海城市诺德韦克举行。在数十辆花车组成的巡游队伍中,两辆虎年中国风主题花车精彩亮相。一组以虎为核心元素,取其正义、勇猛、威严的寓意;另一组载有中荷建交50周年标识,象征中国的灯笼和象征荷兰的风车通过一座花桥连接。这有利于(     
①搭建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增进理解和互信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③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据考古研究,从史前文明开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区域分布就像一个“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周围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是第二层花瓣。花心辐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心花瓣不能分离。可见(     
①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②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
③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④中华文化的统一性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当下,呈现淳朴、自然、慢节奏、美好诗意的田园生活短视频成为记录乡村生活的一种新的流行表达方式。一些乡村网红通过短视频纷纷占领各大平台,并通过分享短视频聚集人气流量从而获得经济收益。截至2021年底,某短视频平台粉丝量过万的“三农”创作者超4万人,“三农”相关视频日均播放量超42亿次。乡村生活短视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①它唤起了具有乡村生活体验群体的乡愁和乡土记忆
②它满足了没有乡村生活体验群体对乡村生活的想象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激发了网红更新短视频的动力
④现代大众传媒发挥了文化传递、共享、创造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叫“鸿雁”、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叫“鹊桥”、运载火箭叫“长征”……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航天器命名的“中式浪漫”(     
①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
②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③承载着家国情怀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蕴含丰富历史内涵,为人民提供理论指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孔子带着门徒周游列国,在传播仁爱思想的同时也在亲身经历中丰富了儒家学说;唐代玄奘远赴印度,为中国带回大量佛教经典,也将大唐文明传递到远方各国;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记,打开了西方人认识东方文明的窗口,促进了欧洲人文的广泛复兴。这些事例共同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人员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中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④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天南地北中国年,五湖四海贺新春。2022“国际友人贺新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南昌市举办,来自21个国家的43名在昌国际友人代表以及南昌民间艺人受邀参加,中外人士欢聚一堂,中外元素相互碰撞、相互交织,形成中外融通、互鉴互享的动人画面。材料表明(     
①中外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相互认同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当前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实现基于移动终端开展的全新领域和全新场景的文化消费。云音乐会、云录制、云展览、云观影等云场景的大量涌现,让文化消费越来越多地从线下走到线上,扩大了文化产品的传播范围,形成全民消费的繁荣景象。文化的云传播(     
①融合现代数字科技,营造文化产业新生态
②创新文化传播途径,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
③提供文化内容支撑,创造文化产品新内容
④增强文化发展引擎,打造文化传播新模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在中国历史上一次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使华夏人口遍布于南方各地。一部分人口主动或被动迁入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在与这些民族融合的同时,传播了华夏的制度、礼仪、文化、技艺、习俗、器物,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范围,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逐渐形成。由此可见(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呈现多元格局
③由各民族文化相加组成中华文化
④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中国成功举办的又一次“世界盛典”,本届冬奥会上的绚丽文化元素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冬奥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融入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元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建筑灵感正是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冬奥火炬“飞扬”的设计遵循“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这些都很好的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幕式表演中的“冰立方”形象、雪花构成的橄榄枝形象、奥运奖牌五环同心映射奥林匹克精神的设计等,这些创意很好的表达了我们融合世界文化,加强世界团结的美好愿景,深受世界人民喜欢;代表中国国宝熊猫形象和中国灯笼形象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将中国篆刻与汉字相互融合的冬奥体育图标设计,都很好展示了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创造与文化魅力,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可以说,北京冬奥会承载着厚重又丰富的文化韵味,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北京冬奥会更是一场文化盛宴”。
10 . 随着E时代的到来,传统手写汉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拯救汉字”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集体呼吁。这是因为传统手写汉字(   
A.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B.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
C.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要D.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2022-04-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