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2022年7月,武汉大学和敦煌研究院主办“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敦煌石窟考古的丰硕成果和重大学术价值。展览期间,主办方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提供丰富的线上服务。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数字敦煌上线,全球网民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浏览超高清壁画图像……举办该活动有利于(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促进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推动人类文明趋同融合
③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历史原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④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2年7月9日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创建110周年。国博的世纪变迁,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现代考古事业的历程,更记录着新中国不负时代奋勇前行的步伐。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时代,广大文博工作者要(       

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②坚定文化自信: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外来文化
③利用好数字技术等新科技手段,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④积极作为,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文明传承方面的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3更新 | 54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十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2022年9月27日,中国联合国协会(联协)举办线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王超在开幕词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互交织,某些国家的个别政客从狭隘的选举政治和地缘政治需要出发,炮制和鼓吹“文明冲突”“种族较量”,给国际社会带来“负能量”,极具破坏性和危险性。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在文化交流互鉴中维护文化安全。
4 . 湖南摩崖石刻既具有突出的地理、地质内涵,又具有清晰的历史内涵。大量摩崖沿潇湘水路分布,成点成线成片,摩崖、扪石、剜苔、剔藓,成为湖南碑刻的习语;唐虞之道、盛唐气象、理学渊源、明清吏治,乃至民族文化融合、中外文化交流,一步步标记着文明的进程,一篇篇表达着人文教化的灿烂。由此可见,摩崖石刻(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硬实力
③是文化传承的物化形式,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借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8更新 | 37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能否获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见、仇视,可怕的是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促进各国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原因。
6 . “十二生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涂鸦艺术则兴起于西方。”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唐影认为,“家门皮肤”(在大门上涂鸦)体现了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全球艺术交流越来越广泛且深入,海外公共艺术形态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喜爱,并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家门皮肤”的出现说明了(     
①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文化
②要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推动文化交融
③要坚持求同存异、各美其美原则,推动文化交流
④文化交融有利于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因交融而更加丰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面对外来文化,有人崇尚“见贤思齐”,有人却主张“照搬外来文化”。这两种观点的不同主要在于(     
①是否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是否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③外来文化能不能直接解决今天问题
④外来文化能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师生重视中德文化交流,该校成立了中文合唱团,合唱团多次参加中德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德语言年、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等系列活动中,都留下了他们热情洋溢的歌声。这体现了 (     )
A.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B.我们完全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交流就是文化的相互取代
D.文化交流决定两国关系
2022-07-07更新 | 27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式浪漫让人动容:那朵由国家名字组成的“人类共同的雪花”,诠释了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新格言,从“我”到“我们”,一起向未来;24节气变身为倒计时器,诗意盎然;以高科技精彩演绎“黄河之水天上来”“水墨画”“武术”……让全球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融为一体
③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利用大众传媒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4月)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10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大型青铜面具亮相虎年春晚舞台。2021年三星堆遗址义物“上新”的消息连连霸屏热搜,金面具残片、眼部有彩绘铜头像、青铜神树等,种类丰富多元,造型精美华丽;神树纹玉琮、兽面凤鸟纹玉方座、大型神坛、大型青铜立人神兽等一批文物相继出土。这些考古新发现(     
①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是中华文化文脉赓续、博大精深的重要实物例证
③说明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展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