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0 道试题
1 . 近年来,随着图书、电视、电影、文艺演出等传统文化产业和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新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的公共文化产品日渐丰富,逐渐从“有什么看什么”转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文化视野更加开阔。这表明(     
①生产力进步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准备了根本条件
②大众传媒的普及决定了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必然扩大
③网络化、信息化的文化传播手段丰富了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
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保证长城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用老砖、循古法,保留长城的“旧”,同时通过考古、建筑、材料等多学科合作,研究长城本体的演变过程、病害成因等,为科学编制保护方案提供更全面、系统、科学的依据。北京箭扣长城在修缮过程中,坚持“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延续了长城独特的文化景观特征,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修旧如旧,既是“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优秀文物世代相传”的应有之义,不仅有助于让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古朴风貌,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各类历史信息,穿越历史、跨越国界,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赓续精神血脉。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
3 . 2022年,虚拟数字人大量涌现,“天妤”“文夭夭”“伽瑶”“苏东坡数字人”……他们或化身为文博场所的导游,或成为文化短剧的主角,或担任对外传播的文化大使,以又潮又酷的方式讲述着传统文化的故事,在海内外收获了大量拥趸。由此可见(     
①符合潮流的创新表达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②文化对外传播应当坚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④数字技术赋能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富有生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某校尝试课堂+基地的留学生特色培养方式,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和研学基地建设有机融合。每年,该校都会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等中国传统节日特色活动,让留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技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说明(     
教育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和发展
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报道如下。
该项目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捕、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涵盖范围广,内容极为丰富。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茶敬客、以茶结友、以茶敦亲的传统,体现了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价值观。
中国茶叶出口至129个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围绕茶文化开展的对话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可见,茶文化(     
①涵养着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精神价值追求
②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交往交流的重要桥梁
③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①C.②③D.③④
2023-07-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许渊冲,我国著名翻译家,业内将他的翻译称为“韵体译诗”,情味悠长,境界全出,尽显中国古典诗词的风骨流韵。许先生曾表示“翻译一定要把一个民族文化的味道、精髓、灵魂体现出来”、“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启示我们,要更好地传播中华古典诗词,应该(     
①积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既要注重文化的共性,更要注重中华文化的特殊性
③既克服又保留,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④传递中华古典诗词的精神实质,展现中华民族的精伸向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游红都,思来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以全新打造的陈列展览、全天候沉浸式情景表演、丰富多彩的主题社教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盛宴。在充分保证历史、文物原汁原味的同时,“文化+科技”的组合让红色文化更加可知可感。这些活动旨在(     
①参观革命圣地,重温党史,汲取革命精神力量
②释放传统景区新活力,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③展现独特标识,传承中华民族记忆
④借助科技手段,延展文物的时代内涵与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发展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2023新年伊始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古都西安启幕,“以电影为媒,弘扬丝路精神,以光影为鉴,架起友谊之桥”,中外电影人用光影讲述丝路故事,携手为世界电影注入新的活力。举办丝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A.坚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B.不断吸收借鉴外域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C.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D.在文化交流中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告诉我们(     
①应消除文明差异以加深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和欣赏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前行的重要力量
③深化交流互相借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④中华文明重视吸收优秀文明成果、崇尚和合共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8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近年来,中国戏曲正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走向全世界。

昆曲又称昆腔,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距今已有600多年。昆曲在历史中以其较高艺术和审美价值,引领着中华民族的集体审美,涌现了包括汤显祖的《壮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内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剧。同时,昆曲为众多剧种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对民间百姓生活影响深远,被称为“百戏之师”“百戏之祖”。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动荡、战事频繁,昆曲几近消亡到了现代,昆曲又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逐渐与时代脱节。现在,我国推动昆曲重新焕发生机;针对昆曲脱离时代的问题,要求昆曲创作者主动出击,“放下架子”走入市场,走进群众,支持昆曲创新发展,创作更多的原创剧目,以更为新颖的面出现在舞台上。慢慢地,昆曲的受众越来越多,渐渐有了市场……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明为什么要推动昆曲重新焕发生机。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