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2 道试题
1 . 2020年4月6日,英国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BBC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将杜甫介绍给西方世界,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这部纪录片(     
①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折射出中华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
③推动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传播
④体现了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二地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性的一年,贫困地区不仅需要经济扶贫,还需要文化扶贫,某“文化扶贫小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们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与某贫困县结帮扶关系;鼓励该地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的时代价值,推进传统文化进农家,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利用互联网,通过手机APP、在线课堂,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更多致富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乡土文化人才,解决基层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某“文化扶贫小组”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2022-03-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二地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3 . 复旦大学2021录取通知书“大礼包”独具特色,除录取通知书外,还包括了复旦剪影灯、“行远”行李牌等内容。剪影灯组装好就能看到复旦四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和四季景致,“行远”行李牌充满了对新生美好的期许。独具特色的录取通知书(   
①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具体体现
②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是展现高校文化底蕴的载体
④是传播大学精神的重要媒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掀起一波“典籍热”。由此可见,提升文化自信应(   
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②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文化相适应
③坚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瑰宝。

“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于2021年5月28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成功举办,融合了多种沉浸式体验的“三星堆奇妙夜”,带领海内外嘉宾实现了一场穿越3000多年的时光旅行,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神奇的三星堆文化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魅力。通过现代艺术语言,深入挖掘文物本身的故事、所属历史阶段的故事,在活态展示中准确阐释三星堆的中国古蜀先民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观念,以及对浪漫、美好的极致追求,以多种形式向全球传播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要意义。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千里聚于此,只缘三星堆。”2021年6月8日,“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在上海奉贤博物馆举行。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是古蜀文明的典型代表,其所在的成都平原与上海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了文化上的联系,为长江流域开放、创新、包容的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此次展览让巴山蜀水与江南水乡实现了一次跨越千里的友好握手,积极推动地区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博物馆之间的友好互动和共同发展,为宣传和展示中华文明、提升博物馆行业整体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分析如何开展三星堆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发展。
(2)请为扩大三星堆文化的影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6 .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推动下,中国与国外主流电视媒体合作,在当地播出本土化配音译制的中国优秀影视节目,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开设“中国剧场”。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对中外双方的意义是(       
A.使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好故事
B.增强海外华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C.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促进相互理解
D.彰显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
7 .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恩格卡维尼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发展历程。但是我们应该找到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凡能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的民主就应该坚持下去。这表明(     
①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有普遍规律
②文化民族性寓于世界性并通过世界性表现
③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具有个性,又蕴含共性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8 . 德是现今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见右图)。德的古字形从a(或从行)、从直,以示遵行正道之意。也有人认为“德"的本义是登上、升。“德”常用于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贤明之士。“德”是美好的,故又引申有恩惠,感恩,也引中指客观规律等。德在古代文献中也与“得”通,表示得到。可见(   

①汉字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②中华崇尚贤德的文化一脉相承
③文字是文化传播的最直观媒介
④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1年11月,中国刺绣展在波兰多个城市举办。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为波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中国艺术的窗户受到当地民俗专家和中国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可见,这些作品(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1更新 | 3681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近些年,不少画家把目光聚焦于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创作了《守岛老兵》《最美女教师》等一批佳作,获得广泛好评。在这里,画家们(     
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④树榜样力量,倡时代新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1更新 | 5248次组卷 | 35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