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1 道试题
1 . 现实题材既反映大时代,也聚焦“小人物”。通过现实折射时代变迁,也尝试让观影者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体悟世间冷暖。2023年上映的现实题材影片中,《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等影片受到观众广泛好评。可见,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在于(     
①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文化             ②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群众需求
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④融通古今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高考冲刺押题卷(五)政治试题
2 . 对西方文化可以包容、宽容,但纵容不值得提倡。学习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丢了中华文化这个“根”,忘记了老祖宗的“本”。这警示我们(     
①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要固守不变
②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不相容,要区别对待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④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增强文化自信,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③吸收外来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西方为活着的人塑像,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些人物雕像都留下来了,所以,西方雕塑倾向于“写实”。中国古代没有为活着的人塑像的习惯,古代也没有照相机,所以,我们民族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那些杰出人物的真实肖像,为先哲塑像,想象就成为塑像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写意”。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通过“神遇”的对话,促进两种文明的认同
②西方和我国雕塑的差异通过两者的相通性表现出来
③通过“超越时空的对话”,促进两种文明的互补
④西方和我国雕塑的对立属性寓于两者的统一属性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兴起于明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绣,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依托互联网响彻南北……当前,国潮、国风等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是因为(     
①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
②中华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③科技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带动了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这段话体现了(       
A.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B.融通不同资源,可以促进文化创造性转化
C.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美美与共的文明观
D.保持开放心态是夯实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
2024-06-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7 . 2024年4月19日,某台自制国际女性文化交流与音乐竞演综艺节目《乘风2024》正式上线,节目以“热望成风、大美中国”为主题,为36位来自多个国家的全年龄段女性打造极具东方美学的全新舞台,书写中外文化交流全新篇章。该节目的推出说明(     
A.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借鉴
B.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D.中华文化需要吸收外来文化成果
2024-06-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5月23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论坛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更好凝聚文明共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  )
①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③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    
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增强世界文化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5月时事速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

材料展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的相关知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 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

纵观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滋养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传统文化中推崇和赞美崇仁爱、重民本等思想 理念,为中国式现代现代化理论提供了重要启迪。



2024-06-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马可·波罗游记》这样描述中国瓷器:"玲珑可爱,简直无法想象。"当西方人开始认识瓷器、探寻瓷器之美时,中国瓷器也逐渐出现了椰枣纹和西洋风光等域外文化元素,东西方的人文风尚和制造技术,在一件件器物中得以碰撞与交融。这说明(       )
①中国瓷器以其鲜明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推动了文化发展
③我们要全盘吸收西方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
④文化趋同是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