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中方愿以落实《倡议》为契机,同各方就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开展沟通交流、务实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倡议》充分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各国发展人工智能的现实需要,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安全、有序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人工智能规则制定不能仅由少数发达国家说了算,应增强“全球南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推动构建公平公正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

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推动构建公平、公正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组组数据,可以直观感知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硕果:184个、30多个、200多份,这是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国际组织数量和合作文件数量;2700亿美元、8.56%,这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数额和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幅;1.2万亿美元、8000亿美元,这是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3000多个、42万个、将近4000万人,这是与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工作岗位和摆脱贫困人口的数量;84个、1118项、29.9亿元,这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联合研究项目以及累计投入资金的数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探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
2024-04-15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面对新时代的中欧关系中方始终认为、双方不能因制度不同就彼此为对手,不能因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中欧有共同利益、更肩负共同责任,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框架内共同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就重大议题凝聚国际共识。这说明,为推进中欧关系,中方(     )
①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民心和通
②消除中欧隔阂、实现利益一致
③坚持伙伴定位、保持战略稳定
④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这意味着我国(     
①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②在内外联动的改革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③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前,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
④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读懂中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携手发展读懂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了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从兴办经济特区到推动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止。目前,中国已成为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的枢纽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有观点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了国际投资的兴趣和热情,既有利于共建国家经济成长和增益发展,又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为世界经济增添了活力。

下图是共建“一带一路”在设施联通方面取得的成效。

图为中老铁路客运列车通过老挝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形成沿线大能力铁路客货运输道,真正使老拉从“陆锁国”交为“陆联国”。随着游市场的恢复,中老铁路不仅方便了国内游客出国旅行,也为更多的外籍游客前往中国提供了交通支持。

图为尼日利亚菲路,尼日利亚凯菲至马库尔迪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由中国承建,于2023年工,该工程为地居民与货物通行带来了许多便利,并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培养了公路建设人才,

图为希腊比雪埃夫斯港集装箱3号码头,作为“一带一路”议的典范项目,希比埃夫斯港年货物春吐量增至500万标箱以上,跃升为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

图为郑州号货这飞机。共建国家间航空航线网络加快拓展,至2023年10月,中国已与104个共建国家签著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57个共建国家实现空中直航,跨境运输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设施联通是如何增益共建国家发展的。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谈谈共建“一带一路”为什么能为世界经济增添活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来,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项目落地生根。

10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我们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国相继举办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链博会等重大展会。尽管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外贸市场普遍面临挑战,但我国对外贸易仍取得了“稳中有升”的不易成绩。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总值为23.77万亿元,同比增长0.6%,在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在14%左右的较高水平。从贸易结构来看,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47万亿元,增长2.8%,占进出口总值的46.6%,提升1.2个百分点;对拉美、非洲分别进出口3.44万亿元和1.98万亿元,分别增长6.8%和7.1%;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了5.3%;第四季度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回暖,全年分别进出口5.51万亿元、4.67万亿元,分别占13.2%和11.2%。从出口产品方面看,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船舶、家用电器的出口分别增长35.4%和9.9%。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稳中有升”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美国不断鼓吹对华“脱钩断链”,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意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不过,越来越多国家提高警惕,发出质疑。“中国的崛起不是孤立中国的理由,也不是限制对华合作的借口。这样的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响亮。

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明确指出,“与中国脱钩不是我们的选择”。德国总理朔尔茨不止一次强调。“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表示,荷兰将捍卫本国经济利益,不会“完全照搬”美国限制对华芯片出口措施。2023年1月,中国吸引外资迎来开门红,实际使用外资的金额达到了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计划扩大在华业务。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中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对华“脱钩断链”为什么行不通?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针对传统电池存在的不足,成立于2011年的N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等措施,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进行技术攻关。目前该公司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专利远超过同类企业,并在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具有卓越的研发及制造能力。凭借过硬的质量,该公司成为国际知名车企锂离子动力电池供应商,并成功切入世界知名手机供应链。

材料二   近年未,逆全球化暗潮涌动,西方某些政客大肆宣扬“产业链去中国化”“与中国脱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复苏前景向好,加之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吸引众多外资企业加快在华布局,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反对产业链去中国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2024-04-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