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两会外交主题的记者会上围绕全球治理深入阐述中方立场,指出中方的主张是:应当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平等的多极化,要确保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享受权利,发挥作用,打破一讲多极化就是少数几个大国的传统叙事。有序的多极化,是要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普惠的全球化,是要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的蛋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妥善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的发展失衡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包容的全球化,是要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搞发展模式的单一化,摒弃损人利己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方主张对完善全球治理的意义。
2 . 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 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的决议,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一类中心落户中国(     
①和中国当今在全球树立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密不可分
②能推动中国及国际社会更好地研究和发展STEM教育
③表明联合国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是基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回顾2023年,世界充满动荡不安,人类面临多重挑战。中国积极推动安理会通过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首份决议,发表政治解决巴以问题的立场文件;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积极加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推动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坚持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这表明(     
①中国倡导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战略稳定负有主要责任
③中国着眼于世界各国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中国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见即将离任、前来辞行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时表示,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既维护自身利益,又充分彰显务实自信的大国风范,在主要大国中独树一帜。过去几年,他亲眼见证了中国在联合国作用的不断加强和联合国同中国合作的深入发展。联合国愿继续同中方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多年来,积极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和新冠疫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写一篇短评,为当代国际社会中的“中国”画像。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恰当运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30字左右。

5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方面,在理念上,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牵引,为新时期联合国发展和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理念支撑。另一方面,在实践上,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在和平与安全领域,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近5万人次,被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在国际合作领域,中国主张发达国家落实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承诺,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升级规模至40亿,尽己所能为各方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国与联合国的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2024-04-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截止2024年3月26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致3241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74787人受伤。巴以冲突以来,安理会多次就巴以冲突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强调保护平民,特别是儿童的重要性,并呼吁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联合国在运送救援物资、加沙当地的人道救济工作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联合国多次提出关于巴以冲突的决议草案,但因为美国的否决权,这些决议未能得到通过。美国的干预使得联合国在冲突解决中受到了限制。当前情况下,联合国仍然是最大程度汇聚各方声音、并且最有希望形成国际社会共同立场及行动方案的平台。

中国认为:近年来一系列危机挑战一再警示我们,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的地位必须维护,不能取代。同时,联合国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完善,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新现实。中国支持联合国不断发展完善,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断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简要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强调联合国作用。
2024-04-11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实现世界和平,《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必须重视。中方愿同联合国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材料表明(     
①中国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坚定支持者
②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工作
③中国积极推动合作,通过主场外交彰显中国魅力
④二十国集团代表性强,是全球治理新的推动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世界经历复杂安全挑战:个别国家固守零和博弈的旧安全观,操弄阵营对抗,严重干扰全球安全治理合作,致使乌克兰危机延宕、巴以冲突又起,地区冲突陷入恶性循环。同时,2023年,世界也迎来和平发展机遇:4月,中东地区出现“和解潮”,地区和平进程取得积极进展;7月,上海合作组织再扩员,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积极力量;8月,金砖扩员,金砖大家庭向国际社会发出强有力的“金砖声音”;10月和12月,联合国大会两次高票通过决议,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现人道主义休战和停火,确保人道主义救援通道畅通……国际社会对维护和平稳定的追求没有改变,各国对公平与正义的企盼更加坚定。

2023年,中国在不断贯彻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方面作出了卓越努力:成功推动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和解,积极同巴以冲突有关各方沟通协调,推动局势降温,阻止战火扩大,避免人道灾难,为政治解决创造条件。2023年11月,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共举行30多场会议,通过了7份决议,包括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首份决议。中国同安理会成员和会员国一道,致力于聚焦重点问题,努力履职尽责,推动安理会发挥应有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和平与发展的知识,谈谈你对“国际社会对维护和平稳定的追求没有改变”的理解。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为推动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中国力量的。

9 . 2024年1月14日,我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埃及,双方就包括加沙危机在内的巴勒斯坦问题和巴以冲突交换意见,并发表联合声明:应立即全面停火,停止一切暴力和杀戮行为,停止袭击平民和民用设施,反对并谴责一切违反国际人道法、国际人权法等国际法的行为;对加沙地带日益恶化的人道局势和加沙民众正在遭受的苦难深表忧虑,应落实联合国有关决议,其中包括安理会关于在加沙地带设立必要人道机制的2720号决议;国际社会应担负起责任,根据联合国决议着手落实“两国方案”愿景,并以此为实现巴以和平和巴以两国人民和平共处开辟政治前景等。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所持的立场。
10 . 为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其相关决议的要求,我国于2023年12月正式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国家信息通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两年更新报告》。两份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国“十三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以及取得的进展成效。材料表明我国(     
①在推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承担更多责任       
②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③始终致力于解决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④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