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它负责对全球卫生事务提供领导,拟定卫生研究议程,制定规范和标准,阐明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方案,向各国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监测和评估卫生趋势。

2020年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全球卫生事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方高度重视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中方欢迎世界卫生组织参与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已赴武汉进行实地考察。中方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3月7日,中国政府决定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以支持世卫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简要指出联合国的组织类型。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重视同世界卫生组织进行合作的理由。
2020-04-18更新 | 4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测试政治试题

2 .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

1974年4月10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2000年9月7日,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不仅是权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中国将继续大力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支持联合国推进千年发展目标,愿同各方一道努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后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决议。


(1)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方法,回答联合国分别属于何种类型。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的知识,谈谈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2020-04-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材料一过去20多年,国际社会认识到碳排放对人类生命威胁的严重性,因而一直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可惜由于参加会议成员国的国情、诉求不同所造成的分歧,让谈判一直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2015年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中国积极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居中斡旋,促成了《巴黎协定》这个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2016年9月,G20(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期间,在中国的倡议下,G20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为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2017年我国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以坚定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碳排放权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买卖。政府首先确定减排总量,然后再将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这样,虽然碳排放指标是有买有卖,但排放总量却控制住了。另外,市场建立后,碳排放指标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价格随着竞价而提高,这就倒逼排放主体节能减排。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为什么能够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2019-06-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中国在多边外交领域取得了新成果,在联合国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坚持政治解决方向,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设立中国政府特别代表,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维和工兵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好评;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参加在美国召开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还设立了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且还全面、深入地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建章立制工作。此外,中国还一如既往地呼吁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和发言权,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1)今天的中国在联合国中担当什么角色?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2019-04-22更新 | 576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近年来,我国在大雪灾、大地震后,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经济总量达世界第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国际上形形色色的“中国经济责任论”突然增多了起来。“汇率责任”“顺差国责任”“债权国责任”“储蓄国责任”“能源消费大国责任”“二氧化碳排放大国责任”……大有把中国搞成“责任”代名词的势头。对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主张。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应如何正确承担国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2018-09-26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素质检测政治试题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坚持遵循《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每年召开一次峰会,共同商议安全、经贸、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事宜。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这是该组织扩员后的第一次峰会,“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青岛宣言。这是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被吸收到联合国的有关决议之后,又一次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并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哪些特征?
(2)运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18-09-20更新 | 630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选考科目9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经济全球化,中国既是追随者也是推动者。“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让大家都能参与到全球化“大合唱”当中,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和益处。当今之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改变全球经济南北失衡、推动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走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之路,中国更懂得开放、包容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因如此,中国在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上更加由衷和自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16年度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9%,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2018-09-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一带一路”的构想与实践、亚投行的倡议与组建,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的设立,到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会议、度门金砖会议的召斤,处处体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担当。中国提出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出并实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战略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榜样,为全球治理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当今世界,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化遭遇波折的情况下,中国庄严承诺:将坚定不移地做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也绝不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与全球治理,建设性参与政治解决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世界广泛认同和赞誉,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妁重要力量,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概括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特征,并分析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什么能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
9 . 2017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在金砖国家峰会期间,对“金砖+’’模式有不同的声音。
声音一:金砖+全球治理
金砖国家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多边平台和合作机制,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代表。“金砖+”合作模式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包容、联动式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声音,为全球公平公正的治理注入新思想、提供新机制。
声音二:金砖+结伴
金砖合作是“对话而不对抗”的新型伙伴关系,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共同体。金砖国家的合作并非独善其身,而是通过“金砖+,’机制助推各国共同发展。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印度、俄罗斯和巴西都需要中国帮助改善基础设施,中国需要其他金砖国家的能源原材料,未来金砖国家之间合作的机遇越来越多。
声音三:金砖+中国担当
中方将设立首期5亿元人民币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计划,向新开发银行(又名金砖银行)项目准备基金出资400万美元;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目下提供5亿美元援助;在未来一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4万个来华培训名额。
运用《政治生活》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选择一种声音,分析“金砖+”模式所体现出的智慧。
2018-01-21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山东卷)
10 . “一带一路”建设以全球化视野所进行的战略构想,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合作诚信”的开放理念,也能够淡化谋求区域合作主导权的意图,降低“中国威胁论”的负面效应。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从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谋划,避免聚焦于具体的项目规划,削弱市场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和发展能力;避免出台由我国单方面主导,对各国统一的、脱离实际的政策措施;要“多做少说”,避免与美欧日俄等国在争夺中亚市场的直接对抗,使其对中国的防范与遏制加强,要学会使用博弈策略,既不张扬,也不畏缩,以利益驱动和吸引沿线国家主动参与及合作。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