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每年全国两会备受瞩目,从人民大会堂到全国政协机关,从现场发言到视频会议,从建言经济发展到维护民族团结,“政协好声音”生动体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魅力。上述材料体现了(     
A.中央国家机关代表人民积极依法履行职责
B.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C.人民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根本制度保证
2 .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势的新概括。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过程民主是全民的民主、全链条的民主
②在我国,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一个不断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
④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修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2021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地方组织法的修改,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修正草案。10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正草案进行两次审议,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到部分地方实地调研,收集到的很多意见都被吸纳到最新的版本中。2022年1月,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召开会议,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版本。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至此,地方组织法走过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修法过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实可感。


(1)地方组织法的修订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实可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请你为开展宪法普法工作拟两条宣传标语。

4 . 海淀区人大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作出了铿锵有力的“海淀表达”。

坚持在区委领导下积极主动开展人大工作,严格落实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年度工作要点、区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党组工作开展情况等重要事项率先尝试设立就职宣誓制度,依法由区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常委会通过任命后,适时进行就职宣誓。海淀的生动实践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确立宪法宣誓制度提供了实践基础和重要参考。

结合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对政府部门工作进行评议。人大代表当“考官”,政府部门来“应考”,提高了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水平,改进了工作作风。

指导各街镇认真落实代表联系选民制度,通过代表信息公开、选民接待日、代表进社区、“代表联系选民月”、代表集中述职等形式,密切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联系,听取民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海淀表达”所彰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5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精髓就在一个“全”字。中国坚持全过程民主(     

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
②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大完善和发展
③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是党对加强新时代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环节,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地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创新立法程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立法过程用创新思维方式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
③深化立法改革措施源于党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④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5-2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政治试题
7 .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1年初启动地方组织法的第六次修改工作,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多次召开座谈会,将修正草案印发各地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征求意见,于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改地方组织法是(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②司法机关切实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
③推动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现实需要
④新时代保证地方政府依法立法的重大举措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全过程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念,与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同心同向,与民族复兴大业风雨同行。坚持“全过程民主”的意义在于(     
①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全民性
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能保障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与“西式民主”显著不同的“中国叙事”。早在抗战胜利前夕,面对能否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从陕甘宁边区的“豆选”,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投票;从建立“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到确立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在7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人民民主的内涵:一,是参与的主体“全”,参与的人多了,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才能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二是参与的领域“全”,大到国家立法,小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都有一整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人民的权益;三是参与的流程“全”,仅仅投一张选票不叫民主,仅仅提一-两条意见也不叫民主,人民群众所有政治参与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关键就在一个“全”字!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但实现民主却有多种方式。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能使国家实现良好的治理,就是真民主,能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就是好民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
2022-05-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度是国家之本、政党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从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到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从稳妥处理突发风险事件,到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挥写完善和发展“中国之制”新画卷,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之治”蕴含的重要制度密码。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扩大到22个,涉及21个省(区、市)覆盖全国2/3省份,地方人大也普遍设立了立法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极大地推动了基层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保障了国家立法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真正实现了立法由人民参与,法律由人民制定,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之制”是如何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