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

材料一   在2021年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材料二   探月工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是我国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众多航天人接续奋斗,经历了多少艰辛,创造了多少奇迹!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回家,我国月球探测取得了辉煌成就。2022年12月4日,神十四乘组与神十五乘组完成任务交接后,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我国天宫号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未来中国载人航天也将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再向深空不断迈进。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你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说明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
2023-04-12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届高三毕业生诊断性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2 .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联系点已经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①积极发展协商民主,扩大了公民民主权利
②坚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③成为基层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载体
④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提升了自治效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1更新 | 4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政治试题(二)
3 . 房产证难办怎么办?如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噪声污染严重找谁管?……新时代10年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有超过300万件群众意见建议获得回复办理。一块留言板,成为倾听心声、了解困难、吸纳建议的沟通平台,促成了群众关心的问题的有效解决。材料表明(     
①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②人民当家作主具有丰富的实现形式
③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④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了人民诉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09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名校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香山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时期,也是新中国诞生的筹备时期),中国共产党指导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恢复建立全国性群众团体,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协商建国的生动实践。

强国必先强党。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协商民主才能充分发挥出权威性、系统性、稳定性和人民性,才能汇聚民意、增强团结、汇集智慧,才能充分发展真正行得通、做得到的民主形式。

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统一战线,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从香山时期至今,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生动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噪声污染防治是重要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对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充满期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对热点问题的关切,于2021年8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12月2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新法定义的噪声污染,对噪声污染行为的判定提供了更全面的法律标准,构建了社会共治的噪声污染防治责任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从2019年聚焦民生领域“关键小事”立法修法,首创“万名代表下基层”做法,到2020年组织人大代表围绕条例实施深入基层开展“三边”(身边、路边、周边)检查,到2021年人大代表走进“家”(大代表之家)“站”(人大代表联络站)就“接诉即办”立法征集意见建议,再到2022年进一步拓展“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经过几年的探索完善,“万名代表下基层”在京华大地逐渐铺展开来,“润物细无声”地浸润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镜头微观察

镜头

地点

人物

事件

代表“沉下去”,民意“聚起来”

西城区某街道人大代表之家

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与来自某街道的居民代表召开征求立法意见建议座谈会:收集大家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和《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等法规的意见建议。

“路边”检查

海淀区某路段

北京市人大代表在《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立法实施后开展“回头看”,相关部门邀请代表在路边参加调研检查。

家站

东城区某街道,代表家站联合社区议事厅

东城区人大代表及居民代表等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居委会工作人员等一起给“美丽院落”改造出谋划策。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实施“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修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2021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地方组织法的修改,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修正草案。10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正草案进行两次审议,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到部分地方实地调研,收集到的很多意见都被吸纳到最新的版本中。2022年1月,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召开会议,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版本。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至此,地方组织法走过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修法过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实可感。


地方组织法的修订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实可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023-04-04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8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新的民主话语叙事,是对中国民主的新概括。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我国目前已成为拥有10亿多网民的网络大国,网络已成为百姓最日常的表达渠道,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与群众打交道,经常上网潜潜水、逛逛评论区,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只有多了解群众想法,多听取百姓呼声,适度回应网民关切,适时进行互动发声,才能更新观念、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这一时代潮流中,也才能走深、走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共筑网上网下最大的同心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对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意义。

材料二   2023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比16.69%;全国政协委员中,非中共委员占比60.8%。一线产业工人、乡村教师、村支部书记、企业家、文艺工作者、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他们会把本地区、本领域、本行业最鲜活的一手信息和各类问题拿到会上交流讨论。

目前,全国各地有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们平常会广泛组织考察调研、走访座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年来,全国政协收到2.9万多件提案,编报各类社情民意信息9000余期,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政策选项。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以“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在实践”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个左右。
2023-03-30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五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全国“两会”
9 .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人民群众能够便捷地通过线上扫码、线下进站找代表反映问题、提意见建议。此举有利于(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激活人大代表的质询权
③提升人民的政治地位
④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全国人大组织法中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同时对全国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在全过程民主中的作用”提出要求。

北京前门草厂四条的“小院议事厅”、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苏州“协商议事室”等“接地气、聚民智”的众多有益探索,汇聚了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从12345服务热线日夜聆听群众呼声,到“接诉即办”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从早年的“数豆豆”到今天的电子投票,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不断创新的民主参与形式,让人民更畅通地表达利益要求,更便捷地行使人民民主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8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有约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许多重要意见得到采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织就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被誉为“民事权利保护宣言书”的民法典的正式实施……上述做法和成就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材料二   2022年3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王毅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中国的对欧政策保持稳定坚韧,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我们将继续支持欧洲独立自主,支持欧盟团结繁荣。同时,我们也希望欧洲能够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务实、积极的对华政策,共同反对制造“新冷战”,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1)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优势。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非常重视同欧盟发展合作关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