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基层立法联系点”到“两会直通车”“我为两会捎句话”……。民主就在点点滴滴的小事里,让老百姓都参与了进来。新时代的中国,民主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可以(     
①保障公民依法决策,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积极性
②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良好氛围
③彰显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所具有的普惠性
④反映民生、了解民意、解决民难,提升人民的认同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0更新 | 64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海南省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聚四方之才”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材料一   2018年5月,海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通过《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实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目前这一目标已经完成过半。2022年12月2日,海南省召开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高校专场研讨会,各高校与会代表围绕高质量就业、困难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毕业生留琼、充分就业、就业队伍建设、就业政策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各代表纷纷献谋献策。2023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时不我待“抢人才”,统筹实施“四方之才”汇聚计划和“南海人才”开发计划,进一步发挥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叠加优势,实现人才引育大突破。

材料二   有一群懂农业、有技术、会管理、善运营的人,他们扎根乡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和实现梦想。他们,被称为“新农人”。海南省重视“新农人”队伍建设,坚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村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商,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释海南省是如何发挥我国政治优势推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对海南重视“新农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作用的认识。
2023-04-20更新 | 658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 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我国现行立法法自制定以来,已历经2次修改,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立法法诞生及修改历程

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了27处实质性修改,其中对于税收法定、地方立法权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一作出回应。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总结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新成果新经验,如新增了“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等条文。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立法法的修改为何要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推动认识发展”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立法法的修正历程所蕴含的科学思维。
2023-04-14更新 | 7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 2023届高三第二次综合测试(二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是把“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其中,为更好制定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律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材料二   截至2023年2月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所有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成,化作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在第十四届全国两会中,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比例继续提升,全国政协34个界别中新设“环境资源界”,代表委员的代表性得到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有效鼓励生育、优化养老服务等提案议案也更务实、接地气。

       材料三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作出13个方面的重大部署,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包括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一亮点是如何体现中国梦的本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两会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的部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3-04-14更新 | 90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为把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了原则依托。

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逻辑,有助于更好地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整体性规范和系统性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引领,能够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正意义;协商民主在现实中体现为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多种渠道,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将这些协商渠道固定下来、确立程序、形成规范,大大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样态;在民主与治理深度融合、民主蕴含治理效能的趋势下,有效监督是保障民主权利不被中断、权力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治理高效提质的前提条件,离开完善的监督体系,民主效能无从谈起。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逻辑的理解。
2023-04-13更新 | 59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2023届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

材料一   在2021年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材料二   探月工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是我国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众多航天人接续奋斗,经历了多少艰辛,创造了多少奇迹!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回家,我国月球探测取得了辉煌成就。2022年12月4日,神十四乘组与神十五乘组完成任务交接后,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我国天宫号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未来中国载人航天也将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再向深空不断迈进。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你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说明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
2023-04-12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届高三毕业生诊断性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香山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时期,也是新中国诞生的筹备时期),中国共产党指导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恢复建立全国性群众团体,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协商建国的生动实践。

强国必先强党。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协商民主才能充分发挥出权威性、系统性、稳定性和人民性,才能汇聚民意、增强团结、汇集智慧,才能充分发展真正行得通、做得到的民主形式。

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统一战线,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从香山时期至今,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生动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噪声污染防治是重要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对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充满期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对热点问题的关切,于2021年8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12月2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新法定义的噪声污染,对噪声污染行为的判定提供了更全面的法律标准,构建了社会共治的噪声污染防治责任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从2019年聚焦民生领域“关键小事”立法修法,首创“万名代表下基层”做法,到2020年组织人大代表围绕条例实施深入基层开展“三边”(身边、路边、周边)检查,到2021年人大代表走进“家”(大代表之家)“站”(人大代表联络站)就“接诉即办”立法征集意见建议,再到2022年进一步拓展“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经过几年的探索完善,“万名代表下基层”在京华大地逐渐铺展开来,“润物细无声”地浸润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镜头微观察

镜头

地点

人物

事件

代表“沉下去”,民意“聚起来”

西城区某街道人大代表之家

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与来自某街道的居民代表召开征求立法意见建议座谈会:收集大家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和《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等法规的意见建议。

“路边”检查

海淀区某路段

北京市人大代表在《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立法实施后开展“回头看”,相关部门邀请代表在路边参加调研检查。

家站

东城区某街道,代表家站联合社区议事厅

东城区人大代表及居民代表等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居委会工作人员等一起给“美丽院落”改造出谋划策。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实施“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的意义。

10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新的民主话语叙事,是对中国民主的新概括。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我国目前已成为拥有10亿多网民的网络大国,网络已成为百姓最日常的表达渠道,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与群众打交道,经常上网潜潜水、逛逛评论区,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只有多了解群众想法,多听取百姓呼声,适度回应网民关切,适时进行互动发声,才能更新观念、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这一时代潮流中,也才能走深、走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共筑网上网下最大的同心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对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意义。

材料二   2023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比16.69%;全国政协委员中,非中共委员占比60.8%。一线产业工人、乡村教师、村支部书记、企业家、文艺工作者、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他们会把本地区、本领域、本行业最鲜活的一手信息和各类问题拿到会上交流讨论。

目前,全国各地有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们平常会广泛组织考察调研、走访座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年来,全国政协收到2.9万多件提案,编报各类社情民意信息9000余期,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政策选项。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以“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在实践”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个左右。
2023-03-30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