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生活(人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1 . 冻梨切块变成刺身,索菲亚大教堂旁升起“人造月亮”,鄂伦春族牵着驯鹿巡游……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掀起了一场冰雪文化热,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众多哈尔滨“宠爱”南方游客的热门内容,带动冰雪旅游市场呈现井喷需求新景象。“尔滨,我来了”也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的选择。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成功秘决在于(     
①依托现代传媒手段,致力于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③顺应居民消费升级,促进文化与经济相结合
④融通中外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沟溪乡余东村,因画而兴、因画而名,凭借农民画的蓬勃发展,沟溪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画好一幅画】

农民画的发展,在余东村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村中自古多出能工巧匠,工匠们的精工美艺和匠心精神代代相传,为余东农民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的举办,让绘画爱好者的专业能力有了不小提升,也让余东农民画的种子在田间地头发芽。2003年,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成立,越来越多的农民画爱好者加入协会,学习创作。这批土生土长的村民从当地民间墙围画、灶头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开展农民画创作。“白天拿锄头,晚上拿笔头,把卧室当画室,把门板当画板”——当地的顺口溜正是“余东画村”里“乡村毕加索”的生动写照。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用画笔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

【建强一个村】

新时代以来,余东农民画与新农村建设一路同行,村里的文化艺术氛围越来越浓郁。余东村用农民画装点村庄,既保留了乡村建筑文化肌理,也促进了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也构建起了一整条以农民画为底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9年的6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12万元,农民画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农民画不仅为余东村注入生机活力,还促进了产业发展、村庄和谐、文明提升,极大增强了乡村凝聚力。

(1)有人认为,农民的实践为农民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农民画的发展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
(3)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的辩证思维方法,以“乡村毕加索点墨成金,妙笔绘就共富路”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3 . 2023年10月17日,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拉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的大幕,表达世界各国对“和衷共济、和合共生”高远理想的矢志追求;跨越国界的中外音乐舞蹈表演《美美与共》,让在场贵宾加深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增进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这表明(       
①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并对政治予以重要影响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③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够促进民心相通
④不同文明的交融同一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0更新 | 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吉林专版)06
4 .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乡村文化频现高光时刻、温暖瞬间,我们欣喜地看到:“村BA”“村超”等“村味”体育活动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大放异彩;律动在村头巷尾的广场舞,越来越有艺术范和时尚感;接地气的特色“村晚”,塑造着乡村的文化氛围。乡土文化的发展(     
①活跃了乡村文化市场,守护了乡村意识形态阵地
②盘活了基层文化资源,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风貌
④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1更新 | 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5 . 2023年3月27日,火出圈的村“BA”总决赛,在贵州台盘村举行。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举办以来,以村镇为主战场,覆盖了全省9个市(州),共组织民间篮球队2624支,开展了5000多场比赛。这是十年经济社会变化的缩影,见证了贵州大地铿锵的乡村振兴的激情、折射出当地的新发展和村民生活的新变化。村“BA”篮球联赛(     
①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期盼
②是观察“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一个窗口
③提高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④创新和完善了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县发动基层干部群众,从宗谱村志、村规民约、治家格言中梳理出5万余条“家训”;又根据“符合时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原则加以提炼;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通过“微家训”落地生根。村民认领和晒出的“微家训”大多和他们的经历有关,既体现美德,又代表承诺。现如今,通过村民晒“微家训”活动涵养文明乡风,当地展现出一番党群连心、家庭和睦、社会样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吸引了外来投资,鼓了当地农民腰包。


结合材料,分析该县开展晒“微家训”活动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2023-12-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考试
7 . 2023年9月23日傍晚,承载着105791208位“数字火炬手”力量的数字人火炬手,迈着坚定的步伐,跨过钱塘江,走入杭州亚运会主运动场,完成了全球首个数字点火仪式。这次点火仪式首创了一种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数字点火仪式,让每个人都能在数字世界里参与亚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数字点火仪式的成功(       
①说明了科技决定文化发展,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②满足了全球观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③展现了中国的时代活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④体现了科技赋能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幽幽书香,百年沧桑。隐匿于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这座乡村图书馆建馆九十余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②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培育文明乡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9更新 | 170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1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9 . 山西省之所以统筹利用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资金,推动经常性送演出、送培训、送图书、送电影、送辅导下乡和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厂矿、进军营以及戏曲进校园、进农村活动,是因为(   )
①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
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等功能
③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直接力量
④文化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0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近年来,乡村球赛“火”了。村民把十里八乡的篮球赛亲切地称为“村BA”,把足球赛称为“村界杯”。这种贴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     
①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②乡村文化阵地需要用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去占领
③村民需要和接受的文化,就是值得倡导和扶持的文化
④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2更新 | 5145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