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生活(人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1 道试题

1 . 【冰雪奇迹】

2023年12月的黑龙江很“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不管穿得多厚,在室外多待一会儿就会被“冻透”;12月的黑龙江很“热”,冰雪世界,八方客来。冰雪运动开展正酣,全民健身热情“沸腾”。冬季的严寒,曾制约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然而,生性乐观、笑傲冰雪的黑龙江人,用勤劳与智慧,将“冷资源”转化成“热旅游”,在这冰天雪地中打造一座又一座“金山银山”,创造一个又一个“冰雪奇迹”。

(1)发展冰雪旅游,让“冷资源”变成“热旅游”。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冰雪文化】

在北京什刹海溜冰、去哈尔滨看冰雕、赴新疆阿勒泰乘毛皮板滑雪、到查干湖冬捕、参加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旅游产品受到游客喜爱。冰雪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让冰雪游逐渐成为“新国潮”。增强中国时尚冰雪文化吸引力,未来还需要用音乐、美术、绘画、舞蹈、摄影、短视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冰雪文化展演与传承,让冰雪旅游目的地更具文化氛围;鼓励艺术家利用冰雪进行艺术创作,吸引游客体验冰上作画、堆雪人、冰雪舞蹈等不同玩法;紧跟国际重大冰雪赛事,制造性能优良且富有“中国风”“民族风”的冰雪装备,讲好品牌故事,将中国冰雪文化推向世界。

(2)冰雪游渐成“新国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增加中国冰雪文化魅力。

2 . Z世代是一个关于人群划分的概念,意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等。他们一出生就与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等无缝对接。时代赋予Z世代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他们也将谱写下一个时代新篇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蕴含的信息有(       
A.同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大同小异的
B.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C.一代人的精神特质决定其时代使命
D.人是社会的产物并受社会环境制约
2.我国Z世代出生成长于经济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充分享受了国民经济增长红利,表现出强大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从大白兔、云南白药等备受欢迎,到百雀羚、回力鞋等国货翻红,每一轮“国货潮”的来临,都有Z世代的助力。上述信息可支撑的结论是(       
①经济发展状况支配着人的认知与行为
②一定文化能给予一定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Z世代”是中国新消费的主导力量
④“国货”更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Z世代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自幼被爱包围,却又充满孤独感;既是老师家长眼里俯首帖耳的“乖乖娃”,也是网络论坛上活跃激进的“意见领袖”;不乏知识丰富、思想独立、洞彻社会的佼佼者,也有“丧文化”的传播者……未来正待Z世代去开启。据此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①要创造条件让Z世代成为“乖乖娃”,防止成为“意见领袖”
②Z世代要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还需要不断砥砺自我
③任何事物都有优点缺点,看待Z世代要坚持一分为二观点
④要准确认识Z世代,需要综合考察其过去、现在及未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是高三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3 . 重庆市石柱县土家族的啰儿调,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其富有地方特色的衬词,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如今,啰儿调已成为石柱的地域文旅标志,当地用“啰儿调”形式宣传党的理论成果,把源于群众生产生活的“土啰儿调”,变成传播创新理论的“新啰儿调”。可见“新啰儿调”(     
A.因历史悠久而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魅力
B.让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因其传播形式的独特性,更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优秀地域文化结合的生动案例
2024-05-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人工智能在研发新材料、预测蛋白质结构等方面具有优势,有望进一步重塑科学研究范式:智能驾驶的普及,将改变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方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人的指令,撰写小说、生成诗篇和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一些潜在的隐患和挑战也逐步显现出来。例如,“换脸”技术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信息采集不当带来数据泄露;算法漏洞加剧认知偏见;人工智能与诸多产业融合,会替代一些工作岗位,对就业产生较大冲击……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
(2)只有接受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才能进行文艺创作。据此,有人得出“离开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就无法进行文艺创作”。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这一推理的类型、依据以及推理过程。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相关知识,列举人工智能对于文化发展的两个积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17日,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拉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的大幕,表达世界各国对“和衷共济、和合共生”高远理想的矢志追求;跨越国界的中外音乐舞蹈表演《美美与共》,让在场贵宾加深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增进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这表明(       
①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并对政治予以重要影响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③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够促进民心相通
④不同文明的交融同一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0更新 | 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重庆专版)06
6 . 《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爱国主义的内容包括党的思想、党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英烈事迹和模范人物;规定了重要纪念日、及节日都将举行仪式活动增进家国情怀。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因为爱国主义(        
①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②传承坚定的文化信仰,充分体现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
③发挥教化育人功能,对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有重要意义
④与政治相互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当属汉字。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孩童水果猫狗飞虫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汉字能通过一笔一划表现出一个整体,虽然只是一个字,却能展示出一个群体的形象,这说明(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部分构成整体,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③汉字独特的美源于人们的经验感受之中

④南怀瑾对孤独的理解体现了意识是对自在事物的主观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3-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4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法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上发表视频致辞。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比较,法国国家管理形式的特征是(       
①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       ②国家机构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总统任命总理,总理对议会负责       ④兼有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的部分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60年前,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架起中法友谊的桥梁,打开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为处于冷战中的世界带来了希望,中法关系从此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贡献,双方携手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法建交是基于(       
①符合两国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
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处之道       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独特的“中法精神”,在当今世界更加弥足珍贵。这里的“中法精神”(       
①取决于两国领导人非凡智慧勇气的强力推动       ②服务于中法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佐证人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④说明中法文化在交流中走向同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 (五)
9 .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这种创作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青铜器纹饰。“小人书”,如《岳母刺字》《红岩》《雷锋》等具有独特的中国魅力,对不同时代的中国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人书”这种艺术形式(     
①帮助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②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真实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英雄人物典型形象
④是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75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七校(江津中学、大足中学、长寿中学、铜梁中学、合川中学、綦江中学、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