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宗教等许多方面。一些奉行权主义的国家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对其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所以强化了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分化意识形态斗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政治是文化的反映
C.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D.文化与政治相互决定
2 . 宁夏西海固山连着山,十年九旱,曾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这里,却诞生了中国首个“文学之乡”、中国首个县级文学馆,走出了茅盾文学奖提名、鲁迅文学奖等知名文学奖项获得者。在往昔的艰苦岁月里,文学为西海固人点亮一盏心灯,其笔下的文字不乏光明与温度。西海固文学的繁荣,印证了“文章憎命达”和“诗穷而后工”。材料表明(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孕育和创造的
D.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化作品具有恒久的魅力
2023-03-10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大联考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5月22日华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就近期针对美国制裁华为的相关问题做出了回答。

群访结束后,当日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了央视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采访期间任正非多次谈到了文化问题,他认为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提及中美贸易话题时,更是指出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美国不光在全球输出他的产品,也输出他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才是根本层面的东西,是基因,是种子,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要用文化去熏陶人。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其中首次提到“推动全民阅读”,实现了全民阅读工作国家规划中的历史性突破。“全民阅读”作为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下设“书香中国”系列活动、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儿童阅读书包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等八个子项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中美贸易战谈谈你对“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二,请设计两条推广阅读的校园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清淅、语言简洁,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
2020-10-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西校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5月21日,华为主要创始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就美国制裁华为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回答。群访结束后,当日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了央视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采访期间任正非多次谈到了文化问题,他认为“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提及中美贸易话题时,更是指出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美国不光在全球输出他的产品,也输出他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才是根本层面的东西,是基因,是种子,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要用文化去熏陶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理解。

材料二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不仅需要完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建设法治文化,让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3)为如何在校园弘扬法治文化提两点建议。
2020-10-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5月22日华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就近期针对美国制裁华为的相关问题做出了回答。

群访结束后,当日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了央视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采访期间任正非多次谈到了文化问题,他认为“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提及中美贸易话题时,更是指出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美国不光在全球输出他的产品,也输出他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才是根本层面的东西,是基因,是种子,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要用文化去熏陶人。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其中首次提到“推动全民阅读”,实现了全民阅读工作国家规划中的历史性突破。“全民阅读”作为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下设“书香中国”系列活动、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儿童阅读书包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等八个子项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中美贸易战谈谈你对“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要性。
6 . 诗词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特殊的形式承载着最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无论哪个年代都值得我们去品读。从文化内涵的角度,下列对古诗词的文化解读正确的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体现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表明疑问是获得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
C.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说明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体现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7 . 诗词以其特殊的形式承载着最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无论哪个年代都值得我们去品读。从文化内涵的角度,下列对古诗词的文化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体现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表明疑问是获得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
C.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说明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体现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2021-01-19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理)
8 .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下列关于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支撑
③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派生物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我国农业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截至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各类农机具超过2400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70%。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亩产382公斤,每亩平均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④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4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政治试题(中山纪念中学等)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10 . 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以“十个家庭,十个故事,一座城”为主题,透过10位普通武汉人真实、平凡的生活,展现了武汉震撼人心的抗疫努力与成果,也传递了武汉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信心,深深打动了中日两国广大观众的心,增进了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2020年6月26日,该纪录片通过微博上线,当日转发超14万次,网络播放量超2500万次。由此可见(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②文化交流有助于不同国家人民对彼此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
③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④主动聚焦和完全真实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作品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16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