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综合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气质,需要一代代人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科技对国家命运、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千千万万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奋力创新、默默耕耘。如今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研究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不断加快应用。

桂某作为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鲫鱼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他在研究中意外发现银鲫具有“单性雌核生殖”的特征。按照国外学者的观点,银鲫生殖繁育的应该全是雌鱼。决定雌雄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银鲫会有这样的特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和团队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跑遍祖国的大江大湖,累计采集了5000多条鲫鱼样本,系统研究了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了银鲫独特的多重生殖方式,找到了品种改良的方法,为系统精准开展银鲫的优良品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出的新品种实现了产量的大幅提升,为“菜篮子”稳产保供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桂某是如何践行科学家精神的。
(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请你就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弘扬科学精神提出两点建议。
2 .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和开放特征,展现出特有的穿透力和感召力。敦煌传奇千年,瓷都泥火变化万端。“三兔共耳”朱拓于杯中,“舞乐飞天”飘逸于碗壁……敦煌文化与陶瓷文化淬火窑变,古老的中华瑰宝,在创新驱动、产业赋能中焕发新生,推动文旅、文教、文创、文娱一体化发展。这反映出(     
①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②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了全面同步发展
③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的力量源泉
④古老文化只有与新的艺术形式结合才有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春节,传承三千年的岁首新年,蕴含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华文化厚重的传统。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从“中国时间”到“全球时刻”。春节走向世界意味着(     
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类文化共享的要素与功能
②根植于民族历史的文化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4 . 2023年12月4日,某街道在民法公园开展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活动以法治歌曲、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提升了法治素养。材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在无形中促进人的素养提高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制约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8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09 文化与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20213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决议。

规划纲要对十四五及未来十余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转型与应用,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部署。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核心驱动力之一。人工智能将借力数字中国的浪潮在智能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和领域大放异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01-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一马当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国人民与病魔顽强斗争。中国人民用行动塑造的“抗疫精神”,生动诠释了“六亿神州皆尧舜”的革命气质和精神品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抗疫精神(     
①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宣传抗疫精神,可以激发人们向英雄学习,凝聚抗疫力量
③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④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8-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安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而今,古城又有了新的文化名片——大唐不夜城。景点位于大雁塔脚下,依托核心旅游区的优势,以盛唐文化为背景,打造了一条近2公里长的“小长安”。在这里,建筑和街景将唐文化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散落在史书典籍中的故事,通过现代舞蹈、真人演绎、水幕投影等形式,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让游客由旁观者变为深度体验的参与者,身临其境地做一回大唐盛世的唐朝人,尽享唐风唐韵。景区先后被文旅部授予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旅最佳创新成果奖,连续三年被国内主流网络平台评为最高人气景点。2023年“五一”假期景区客流量超过270万人次,实现上亿的收入。2023年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此用唐礼迎接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五位国家元首,得到来宾的高度赞誉。


大唐不夜城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成功典范。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3-07-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测试政治试题
8 . 真实历史改编的谍战主题原创音乐剧《速记员》,以现代的视角和年轻态的音乐审美去解读“甘当无名英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首轮商业演出即斩获上座率高达85%的傲人战绩,被称为“2022年度最好听的音乐剧”“年轻人心中最爱的红剧”。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起决定作用
②学会“讲故事”,让主旋律文艺作品“叫好又叫座”
③文艺创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坚持与时俱进
④优秀文艺作品要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民文化素养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2023-07-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宇航员们向世界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展示了中国力量。这说明了(     
①航天科技新成就能够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航天人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④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10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10 . 历史上,中原地区曾长期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加上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等因素,中原文化在历史上长时间居于正统主流地位。因此,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B.文化是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会受到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D.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要反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