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由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举办推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在2020年9月1日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举办了一堂公开课,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其中钟南山院士讲述了在抗疫斗争中,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引领下,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及新时代年轻人所展现出的积极面貌。由此可见(     
①文化内容具有非意识形态性质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20年12月9日电影《半条棉被》江西首映式在南昌举行
②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⑧2020年5月1日起上饶市累计发放1000万元消费券
④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3 .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各成体系,彼此常常“论战”。在此期间,荀子师从百家,终成集法、儒、纵横家等思想为一体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大家。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发展应博采众长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反映
③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④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鼓浪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②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③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④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1-02-19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某村建成以中国法文化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公园,在村内各处设置依法治村、道德教育、乡风文明等法治文化景观,营造了浓烈的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氛围,增强了村民的法治意识。这说明(     
①文化是社会客观存在的产物②文化素养需要文化环境熏陶
③优秀文化促进乡村政治建设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锻造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抗疫精神的影响下,全国人民很快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趋势,并最终取得了抗疫斗争的战略性胜利。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包含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④文化为推动抗疫胜利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20年5月14日,我国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②2020年6月13日,南昌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滕王阁景区启动
③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④2020年12月20日,北京国电高科公司在海南发射天启星座的第十颗卫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文化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20年国庆假期动漫电影《姜子牙》热播,广受好评
②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公开亮相
③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④2020年10月20日,廉江市第二期商贸餐饮消费券开始预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26更新 | 421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杞县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筷子,不仅仅是饭桌上的用餐工具,更是中华儿女情感的纽带;一双简单的筷子,却承载了中国人千年不断的情感。这体现了(       )
①文化包含着人们的情感、意志、审美、价值追求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④行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15更新 | 19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外国语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10 . 唐・李贺的“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唐・白居易的“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唐・李商隐的“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北宋・欧阳修的“林外鸣鸿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无不描绘出初春雨后杏花的美丽。然而自然界中再美的春雨杏花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不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纯自然风景不会给人以文化的感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