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干劲,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坚定,到“千难万险不退缩”的勇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始终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种风骨和品质,成为党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1)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功能”的相关知识,分析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意义。
(3)某班举办以“青春奋斗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撰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至少两点。
2 . 9月24日,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在浮梁县高岭中国村开幕,活动通过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农业农村发展的伟大成就,唱响了江西乡村振兴的时代最强音。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展、消费扶贫直播带货等系列庆祝活动,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营造了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的节日气氛。这体现了(     
①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凝魂聚气和中国农民的文化自信
②中国农民在节日文化中的幸福感,汇聚兴农的磅礴力量
③中国农民丰富的精神世界,也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感受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商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0-25更新 | 115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发展的足迹,展现着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怀的资源。

在天津市河东区海河东岸,有一片名为“棉三创意街区”的砖红色建筑群,这里曾是机器轰鸣、工人繁忙的纺织厂房。十几年前,纺织厂搬迁,旧厂房随之空置。当地没有一拆了之,而是进行保护性改造,将厂房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保留下来,再引入现代设计做内部改造,并招引第三产业企业入驻,兼做商业开发。老旧厂房变身创意街区,为各地用好工业遗产提供了有益借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内涵和功能的知识,分析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积极意义。
4 . 中国作家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7亿人,全年新增签约作品约200万部,其中现实题材作品占60%以上,抗疫与医疗、脱贫致富、创新创业等故事成为题材的突破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大的影响
②文学创作要“为时而著”“为事而作”
③文化的力量取决于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④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土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5更新 | 63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猪肉占到一半以上。除蒙藏青宁疆等西部内陆省份因受宗教、风土等影响,还较多食用牛羊肉外,我国其余各省区的肉食都无一例外地以猪肉为主。这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饮食文化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
③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影响这个民族的生活消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30更新 | 133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专题14 文化的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异域文化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和功能的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7 . 今年7月18日至10月8日,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甘肃省兰州市的甘肃黄河剧院常态化驻场演出,甘肃省歌舞剧院的演员们演绎了优美动人的敦煌壁画舞姿。《丝路花雨》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再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丝绸之路繁荣昌盛的景象。该舞剧自1979年问世以来,演员们的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影响并规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实践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极大推动着当今经济发展
③充分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19年的两会,人工智能被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智能+”。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两会期间,新华社启用了AI主播,主持人白岩松有了分身机器人,人民网推AI机器人助力两会报道……这些新变化
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②彰显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
③证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④激发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22更新 | 3204次组卷 | 28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9 . 2023年9月9日,由全国工商联指导,由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主办的“2023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隋唐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成功举办。会上,大唐西市集团联合国内外数十家机构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打造的“文化数字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举办以上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提升文化这一硬实力
②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推进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推动文化产业转型
④汇聚民营企业合力,使其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意大利文化部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推出涵盖文化遗产、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创意设计和旅游等多个领域的近20项活动。开展中意文化交流(     
①能实现中意双方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                    
②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
③是基于文化交流就能促进双方相互了解             
④要求我们在面向世界中博采众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