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69次组卷 | 87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2019年的两会,人工智能被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智能+”。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两会期间,新华社启用了AI主播,主持人白岩松有了分身机器人,人民网推AI机器人助力两会报道……这些新变化
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②彰显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
③证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④激发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22更新 | 3204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2年7月18 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基于(     
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需要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
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保护共同农业遗产有利于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习近平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下列对这一讲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
B.尊重文化多样性,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C.统一的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2021年,G省确定第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要求纳入试点的地区要始终紧扣“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多样化的乡村振兴成果,为全省乡村振兴开新局提供有益探索,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作出引领示范。2022年,各示范区因地制宜,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整合力量、盘活资源,以茶、花卉、刺梨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乡亲们依靠产业振兴,绘制着G省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材料二   某地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推进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目前全省乡村地区现有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2209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5109个,基本形成“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建设格局,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大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培育特色文化乡村,现已培育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个、中国特色小镇1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9个。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镇,培育一批手艺村、美术村、艺术村、音乐村,推出一批乡村旅游产品,营造美丽乡村主客共享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G省打造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该地"文化+"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
2022-12-13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21年7月16日在福州开幕。我国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让世界遗产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要让内容充实起来、形式灵动起来、运营活跃起来、村民参与进来、效益凸现出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实质性贡献。此举旨在(       )
①凝聚文物保护共识、涵养乡村文化根基②激发村民文化参与、鼓励乡村文化创新
③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民族精神根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 . 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时代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华美;而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历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
③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时代烙印
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2更新 | 539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8 . 450多位唐代诗人行旅所至,1500多首唐诗铺就的“浙东唐诗之路”,成了今年暑期许多游客探访的目的地。浙江省博物馆和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主办“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展”,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让双品、展陈“活起来”“动起来”……浙江推出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了文旅消费再升级,也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添了不少亮色。这体现了(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30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9 .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郴州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培育了邓中夏、黄静源、曾中生、黄克诚、萧克、邓华、邓力群、唐天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湘南起义纪念塔、《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旧址、湘南起义指挥部旧址、邓中夏故居等革命纪念地等161处红色旅游资源。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郴州把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位推动,统筹推进,用活资源,放大优势,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大课堂”,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活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好教师”。2020年以来,全市先后投入2亿余元完成了黄克诚故居、“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等20多处重要革命旧址修缮复原工作;强势推进红色文旅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了汝城沙洲红色景区、湘南起义旧址群、桂东“第一军规”广场、桂阳“夜宿梨山”纪念馆、安仁轿顶屋等多点红色研学之路及“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瞻仰参观学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郴州市加强革命旧址遗迹保护的意义。
2021-10-28更新 | 43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10 . 截至2021年4月,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7届,累计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企业参展,展会交易额近20亿元。2021文博会以“创意·融合·发展”为主题,设文创主题馆、非遗美食馆等展馆,集中展示海内外时尚文创品牌项目、中国(温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展品等。由此可见,该文博会(       
①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推动中华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④是发挥传统文化作用的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