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近年来,很多城市将打造沉浸式街区作为文旅产业发展亮点,通过修缮老建筑、还原历史布景,将独特的建筑风格、地道的当地美食、传统的节庆表演展示出来,人文古韵和商业氛围融于一体,游客深入其间,不仅能满足休闲、娱乐、社交等需求,也能更深入地读懂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沉浸式文旅(     
①有利于增强文化的经济功能
②有利于丰富游客的精神世界
③旨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故鼎新
④赋予了文旅产品以时代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75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统测政治试题
3 . 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红色电影、在红军食堂体验红军餐……2022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人气高涨,活动丰富多彩,游客们在游览中感悟榜样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材料表明(       
A.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B.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C.传承优秀文化关键在挖掘其经济价值D.优秀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经济功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携程集团发布了“秀美黄山”夏季文旅消费榜单。截至2023年6月23日,预订黄山旅游产品的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超4倍;交易额同比2022年增长超5倍,可见黄山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这表明(     
①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
③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中相交融
④文旅消费实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行走大河上下,共享盛世中华】

2022年10月29日,全国首档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文化大会》开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激活黄河文化基因,展现新时代黄河故事。

节目对沿黄9省(区)的黄河文化、黄河故事、黄河人物进行了深入挖掘,还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进行了紧密结合,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热忱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下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山东沿黄地区文化资源富集,是展现黄河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区域。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黄河文化大会》蕴含的时代价值。
6 . 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创新续写盛世繁华。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如今的“盛唐密盒”,大唐不夜城近年来持续推出的文化类互动节目,不仅一直稳居当地文旅界的“顶流”,而且大唐不夜城已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这张魅力名片(       )
①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交融,满足世界人民的各种文化需求
②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有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表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围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同学们展示了两则材料。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传统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
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明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体现在物质层面,不局限于传统的、单纯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根基,凝聚复兴伟力,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兴盛;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说明你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论述“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思路,请你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相关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思维启迪”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规范使用学科术语;④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⑤字数在200字左右。
9 .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富有泥土气息的乡村文化在城市强势文化、流行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渗透、冲击下逐渐式微。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盲目建设村广场、文体设施,只重外表不重内核,缺少对乡村文化的有效保护和挖掘,造成“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的现象。这表明(       
①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会破坏文化的独特性
②乡村文化的统一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③乡村文化建设应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④乡村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04-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电视剧《人世间》是百姓生活史,更是一部中国社会变革史。它讲述了三线建设、恢复高考、对外开放、国企改革、棚户区改造等国家发展背景下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和人世间的正直善良,一经播出便掀起观剧热潮。这表明(     
①文化以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的力量源泉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