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过去这些年热度不断升高的“村晚”,在2023年以“四季村晚”的形式进入常态化、机制化的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村超”“村BA”继“村晚”而起,火爆异常,并逐渐升级为全国性比赛。乡土文化的发展(       
①体现了乡村文化的优越性,守护了乡村意识形态阵地
②盘活了基层文化资源,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风貌
④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这是因为(       
①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
②中国传统法治思想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价值观念
③发展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海纳百川、熔铸百家
④法治观点属于上层建筑,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3年制定出台的《“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融合创新发展模式,高效盘活国有资产,打造集阅读、健身、文创、休闲等多元化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文体融合空间。该举措(       
①融通各种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文体力量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
③以经济效益为抓手,推动城市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变革社会是最基本的实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数据显示,2019年10月1日至7日,全国电影票房达43.86亿元,全国观影人次达11695.36万,两项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129.81%和116.24%。由此可见(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经济效益是文化的最大价值
C.文化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D.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全面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意味着(     
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④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2-05更新 | 600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30 多年前,深圳曾创造了 3 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并渐成高速发展代名词。改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深圳精神,也开始走向全国。特区成立后,深圳凭借毗邻香港、地处粤南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政策优势,聚合全国“闯家”的人才优势,发扬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使一个边陲小镇迅速蜕变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深圳开始遭遇“高位过坎”的困难:不到 2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近 2000 万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少之又少,空间、资源、环境局限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吹响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新跨越的冲锋号,逐步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以改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深圳精神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7 . 近日,四川省印发《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要求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奋力创造巴蜀文化新辉煌,以文化强省建设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这是基于
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提高文化软实力能为四川省的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③治蜀兴川的发展进程取决于四川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6-06更新 | 9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