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圈子文化》告诉我们
A.文化素养的提升以经济为基础B.文化内容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
C.文化都有地域、时代、阶层之分D.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政治清明
2 . 《2017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接近4亿,市场规模达到15亿元左右,人均阅读电子书达10.1本,纸质书达到7.5本。数字阅读正在加速助推全民阅读时代的来临。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塑造人生,数字阅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数字阅读正在取代传统阅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3 .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
①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3-03更新 | 21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届陕西汉中西乡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4日正式公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山东龙口市南山村,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穷山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山村靠5000元办起了工副业,迈出了创业第一步。而后滚动发展,形成了多产并举的繁荣局面。先后兼并了周边11个村,实现了由先富到共富的飞跃。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口袋鼓起来的南山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南山村先后建起了藏书58万册的图书馆;能容纳1100多名观众的影剧院;功能齐全的体育场能同时容纳2万多人。学习成为南山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南山村在加快发展共同富裕的同时,不忘增加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先后投资20亿元,建起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中专到大学一整套发达的教育体系,这对提高南山村村民的素质和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说明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19-03-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富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常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当土皇帝。这些服装文化现象折射出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有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庸俗之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此次任务不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而且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和月背间的中继通信,获得国外媒体和专业人员的高度评价。通过实施探月工程一方面展示国家实力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对相关技术进行整合、优化及转化可以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实现创新驱动,这说明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决定经济、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④先进科技成果能够与经济相互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9-03-01更新 | 1084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
7 . 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农业劳动植入艺术、时尚元素及“闲、养、乐、学”等多种文化功能,既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劲动能,又助推了乡村产业振兴。这表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C.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D.文化成为人们改造世界中的物质力量
8 . 四川省某地在脱贫攻坚中大力推进文化兴村、文化强村建设。让村民走出“麻将房”,走进“农家书屋”,积极引导村民树新风、除陋习。依托农民夜校、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让村民懂了政策、长了见识、学了技术,活跃了村民文化生活,也发展了农村经济。该地的做法
①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②促进了文化交流,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③提高了村民文化素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④能够取缔落后和腐朽文化,推动先进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近期2018年网络热词发布,其中如“命运共同体”、“官宣”“确认过眼神”等入围。这些网络热词能成为流行语,表明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文化基因
③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体现文化创新,引领了社会思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 “红白旧俗该从简,礼轻情重有脸面”“谁言孤老无依靠,天下人帮天下人”……让一面面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是某镇运用乡风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让墙壁说“文明话”,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环境和活动
②文化墙成为乡村建设新的宣传阵地和载体
③振兴乡村文化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增强群众文化体验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