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三闾刺绣”兴起于汉代,已有两千多年民间传承历史。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将“三闾刺绣”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设立“绣娘工作室”、开展刺绣技能培训、扶持龙头刺绣企业等措施,在“活化”非遗传承的同时,帮助村民通过自己的巧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绣”出富裕新生活。材料表明(     
①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非遗传承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③“活化”非遗传承需要拥抱市场的热情       
④实现就业增收就能推动非遗传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21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 . 京津冀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不久前,《京津冀地区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发布,8项世界遗产、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4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三地首次基于统一空间框架对历史文化资源作系统梳理。这种系统梳理有利于(     
①实现三地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交融
②三地携手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③助力三地文化资源实现均等化和持续化
④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政治品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3 .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某村里考出了130多名大学生。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与高校结对儿,建立村校合作机制,形成新时代的“状元村”文化品牌;联系高校开展暑期实践和主题研学等活动,发展“状元宴”等品牌民宿餐饮,实现了由经济薄弱村向品牌化产业发展。该村的做法(     
A.坚守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促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
B.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厚植文化底蕴促进乡村振兴
C.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D.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容,使其直接转化为兴村富民的物质力量
2024-04-21更新 | 52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近年来,多地文旅局长爆火“出圈”、花式“内卷”为家乡代言,“文旅融合”这一新业态进入大众视野。文旅融合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品牌,让人们在旅行中感受到文化之美,也让文化在旅行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促进发展的功能
②文化发展需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文化认同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④文旅融合新业态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8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练习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种茶制茶、食茶用茶、品茶咏茶、敬茶爱茶”,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遗产,世代相传,“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人养茶”的景观格局,弘扬了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茶,成为各族人民的文化纽带,展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成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世代相传(     
①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深刻反映了当地全貌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连续性
④实现了以茶为文化核心和灵魂的民族团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贵州台江县走出了一条“小而精”“小而特”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之路。每逢节庆,都会举办稻田捉鱼、吹笙踩鼓、篝火晚会等农耕民俗活动,为游客带来别样体验,这不仅有利于形成旅游亮点、以差异化体验赢得市场,还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进而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上述材料表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     )
①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②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把握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增强当地文化旅游竞争力
④传承农耕文化,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7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7 . 2023年9月22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在广东省惠州市举行。活动将吉他产业文化、旅游、美食等资源充分整合,吸引了众多音乐“发烧友”的关注。丰富的活动形式体现了“文化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带动文化发展”的双重效应。吉他文化节的开展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②激活文化消费新活力赋能文化产业新发展
③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彰显出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31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8 . 歌以载道、歌以抒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涌现出了许多涤荡灵魂、深入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厚的红色基因。


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地。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中国共产党救人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亡的事实深深感染着曹火星,他把对党的热爱化作了铿锵的旋律,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历史事实娓娓道来,也传递出中国人民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这首歌曲的传唱,伴随着人民军队进军的步伐、民族解放前进的号角、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巍然屹立东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国上下,从耄耋老人到稚气孩童带着满腔的热忱、昂扬的斗志再次共同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真挚的语言、质朴的风格、流畅的旋律,表达出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唱着这首歌,更坚定了人民跟党走的信念,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信念越发强烈。


结合材料,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歌以载道、歌以抒怀”的理解。
2023-12-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一条崇雍街,千年北京城。

北京崇雍大街位于天坛、地坛之间,是一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老街,串联起国子监、雍和宫等文物保护单位,是彰显北京古都风韵,最能代表北京老城文化特色的一条街道。

2018年以前,许多商户私自改造的门脸,密布的变电箱、电线杆,拥挤的人行道、车道,与古城文化不和谐,让这条大街变了味儿。

从2018年到2021年,相关部门组织专业团队修复了这条4.7公里的长街。在改造之初,制定公众参与计划,鼓励商户和百姓积极参与,征求和采纳合理的建议。在修缮过程中,坚持“绣花”功夫,摒弃过去“刷墙”、“画缝”、“贴瓷砖”等方式,传承传统的营造工艺,通过“真砖实砌”的方法来展现真实的传统风貌,许多老建筑、老牌匾、老物件得到了保留。

改造后的崇雍大街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而且充分保护了历史风貌,让人们重新找回了“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老北京味道。崇雍大街的“变身”不止是一次简单的改造,而是再一次寻找历史的历程。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说明崇雍大街的“变身”是如何让人们更好感受到老北京文化味道的。
2023-03-29更新 | 4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苗绣将苗族古歌、传说和故事以刺绣形式表现出来,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文化的载体。它一头连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头连着百姓民生。进入新时代,苗绣与蚕桑文化巧妙结合,扩展延伸了苗绣产业链,使苗绣从“指尖技艺”变身为“指尖经济”,实现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指尖经济”的苗绣(     
①承载了苗族文化,是当地人民劳动实践的结晶
②融通了不同资源,是实现综合创新的成功典范
③启动了乡村改革,是立足时代之基的文化事业
④蕴含了苗族精神,是推动苗乡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