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0年是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不断丰满和深化的城市“三牛”精神,成为了改革开放事业最有力的精神写照。在不断奋进的新时代,深圳等经济特区要继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为民服务“孺子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从主体上分析深圳等经济特区实现改革创新的原因。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特区“三牛”精神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作用。
(3)某校团委拟举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三牛精神”,我们在行动”活动,请你就活动方案提出两条建议。
2022-01-05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丹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 . 湖南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甘肃组织重走甘肃长征路网络直播;山东泰安开启“红色文化主题月”;古田会议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一批红色博物馆采用AR技术,生动再现党的光辉历史。上述做法意在(     
①推动文旅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②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③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④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爱国情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9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荼、潮州莱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地处“省尾国角”的潮州具有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潮州人精细的社会生产,造就了潮州人精明的文化心态,从而使潮州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精细特色。

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代韩愈治理潮州,奠定了潮州文化的儒学底色。宋代理学兴起,福建仕官在潮州兴办儒学,推动教育与学术发展,潮州遂有“海滨邹鲁”的关誉。历经千年,多元文化在潮州融合发展,创造了一系列风格独特并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成果,如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艺、潮州农艺、潮州饮食、潮州建筑等,形成了独特的潮州文化体系。


有人认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1-05-17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新课标I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4 . 作为一部敢于压哨加入春节档严酷竞争的喜剧片,《你好,李焕英》截止日前,累计票房已经超过53亿元。该片是一部关乎个人表达的作者电影,凭借受众面广的家庭主题,以相对质朴直接的镜头语言充分表达着作者对母爱浓烈的情感厚度,有笑料有感伤,精准符合观众的需求。该影片的成功,体现了(  )
①文化来源于生活,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②文化与经济交融,文化产业发展向好
③面向人民,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繁荣文化市场,应把经济效益放首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化身“网红”,让沉睡在博物院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宫门”,走进百姓生活。自2018年起,故宫推出了《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电视综艺节目和文博类节目,将故宫的历史沉淀与文化意蕴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到2019年12月,故宫文创产品研发超 1.1 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在 2018 年达到15亿元。故宫还运用先 进的科技手段,建立起一座“数字故宫”,让故宫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被公众所触碰。“故宫热”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国风,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故宫博物院是如何走进百姓生活的?
2021-04-1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天津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①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
②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
④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10更新 | 3243次组卷 | 4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