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观众观看影视作品,能感受到剧中城市的文化魅力,不由自主地将自身的情感与远方的山水和人相连。剧作火了之后,一些地方会顺势而为,借机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城市品牌,让更多人了解该城市、爱上该城市。由此可见(     
A.经济决定文化,城市发展推动文艺精品创作
B.优秀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引领风尚教育人民
C.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能提供全面的文化服务
D.影视剧为创新表达城市文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2024-03-11更新 | 4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一模)政治试题
2 . 近日,永嘉麦饼制作技艺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嘉麦饼用料考究、工艺独特、营养美味、便携易储,承载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和人文情怀。如今麦饼产业已成为永嘉县人民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径。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文化载体表达、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功能
④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24更新 | 58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纪录片《傲椒的湘菜》、综艺《中餐厅》《天天向上》等节目热播,湘菜的魅力逐渐扩散到流量时代年轻人的视野里。从特色餐饮看湖南经济,你能想象,湖南的夜经济有多火爆吗?在长沙,每天被吃掉的小龙虾超60万斤,臭豆腐超50万片,奶茶超40万杯,网友高喊:真“湘”!从真“湘”可知(     
①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②湖南饮食文化已成为海内外一张亮丽的名片
③文化与经济融合是地方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④湖南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临海市台州府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委、市政府秉持保护文物、活化非遗、传承文脉的理念,探索出古城墙保护、古城历史街巷整治改造、古城文化资源融合转化的旅游开发“临海模式”。由此可见(     
①发展文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路径
④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福建古田苏家坡村以“主席洞”“树槐堂”等录点为核心内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以贵妃鸡养殖为基础打造绿色养殖体验研学基地,以百香果等果蔬种植为产业打造采摘体验基地,让苏家坡村民的收入也“噌噌”往上涨。古田将特色产业与红色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红色旅游发展新路径。古田探索红色旅游新路径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红色文化产业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
②应发挥红色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传承革命文化
④红色教育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立足点,激发人们爱国情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2更新 | 564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届高考三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剪纸、刺绣、雕刻等乡村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知。数字显示,各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带动项目超过2200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实现脱贫。依托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不仅教授村民一技之长,更拓宽其眼界、打开其思路。可见,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     
①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径②变革非遗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激活乡土文化的创新活力④推动文化产品消费的升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2021年4月23日,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在京召开。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策马网红女副县长”贺娇龙、东方美食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和理塘“甜野男孩”丁真四位文旅界的代表围绕新时代文旅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享意见,讨论如何借助现代手段和潮流,表达展示文化根脉、共谋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从代表们的议题中可以看出(     
①应该以现代传媒为基础坚守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②科技的发展有助于以新的方式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
③文旅结合开创了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④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1-06-03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1届高三五模文综政治试题
8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②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
③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