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祖国2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澳门地方虽小,但在“一国两制”实践中作用独特。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传统,坚决落实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澳人治澳”,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均以爱国者为主组成,爱国爱澳力量日益发展壮大,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在澳门社会居于主导地位。在行政长官亲自领导、政府部门切实履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澳门各类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声有色,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在青少年心田中深深扎根。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传统的理由。
2023-12-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敦,大也,煌,盛也。”历史上的敦煌,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战略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敦煌的“桥头堡”地位,让这里成为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以石窟壁画、敦煌遗书为代表的敦煌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石窟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并将其传入了内地。同时,敦煌石窟又不断将中原佛教艺术在思想内容上的新成果传播到中亚等地,完成了中外文化互鉴交流的千年延续。敦煌存有始于晋止于宋初的3万余卷古写本和一些古刻本,其内容以佛教经典居多,还有道教经典,经、史、子、集四部书等。除汉文文献居多外,还有藏文、回鹘文、于阑文、龟兹文、突厥文、粟特文和梵文等非汉文文献。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敦煌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几代莫高人的心血和付出。樊锦诗,自1963年大学毕业后,扎根风沙之中的敦煌,五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敦煌女儿”。她说:“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3-1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靖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7周周练考(半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人们世代生活生产的物理空间、心灵家园,传统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缘起和发展密不可分,是华夏文明渊源有自的实证。

人们对一个村落的印象,往往始于传统建筑和自然风貌,这些有形的物质载体是最直观的村落历史文化:宗祠、戏台等古建筑包含着开放的精神空间;民居建筑具有居住、商贸等多重功能,形制特色鲜明丰富。村落文化中孕育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价值体系,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相契合,潜移默化间筑牢了文化自信的基石。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意义尤其突出。

从根本上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突出文化诉求,更加重视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保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施“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要将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物种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多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保护传统村落的若干要求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因。
(3)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场与传统村落相关的活动,请你写一个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与内容)。
2023-12-0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期中)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朴民居,小桥流水,树木葱茏,用旧式砖瓦打造的庭院,在怀旧意境间透出勃勃生机——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新圩镇河村,满眼皆是诗情画意。2022年该村村庄规划入选我国第一批村庄规划推荐案例,成为美丽中国乡村建设典范。

北流市坚持因地制宜,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乡村风貌。该市聘请设计团队对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进行统一设计建设:发展村庄多样性,做到“一村一品”,避免“千村一面”;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挖掘各村农耕、民俗、家风、家训、非遗等乡土文化,将乡土特色与时代气息交织相融,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大家吃上了“旅游饭”;遵循“先有规划后建项目”原则,针对村庄规划相对稳定、乡村建设相对动态的特点,在村庄规划上适当“留白”,为乡村民生设施、文旅设施及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弹性空间。环境美丽,文化活跃,生活丰足,村风民风也都会跟着变好,村民们都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村村庄规划为什么能人选我国第一批村庄规划推荐案例,成为美丽中国乡村建设的典范。
(2)有人认为,只要做好村庄规划,就能建成美丽中国乡村。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3)请你为美丽中国乡村建设设计两条公益宣传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个字以内。
2023-06-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重要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忽视和放松。

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将保证粮食的稳定生产和有效供应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任务。面对“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纪难题,1996年发布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提出了“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基本方针。经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我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基础上,依靠自身力量有效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后,审时度势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免于饥饿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联合国致力于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并将消除饥饿和实现粮食安全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实现了由“吃不饱”向“吃得饱”进而追求“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近20%的人口,并积极参与全球消除饥饿行动和粮食贸易,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能用全球 9%的耕地养活占全球近20%的人口的原因。
2023-01-19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0年是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不断丰满和深化的城市“三牛”精神,成为了改革开放事业最有力的精神写照。在不断奋进的新时代,深圳等经济特区要继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为民服务“孺子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从主体上分析深圳等经济特区实现改革创新的原因。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特区“三牛”精神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作用。
(3)某校团委拟举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三牛精神”,我们在行动”活动,请你就活动方案提出两条建议。
2022-01-05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丹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致贺信祝贺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意大利罗马开幕。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让远隔万里的中意文明相映成辉;今天,“一带一路”倡议又让我们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焕发新的活力。习近平强调,中意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希望中意文化和旅游界人士共同描绘古老文明新时代对话的绚丽景致,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理由。

9 .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美誉。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山东省四次成功举办了“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四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与上届相比,展位面积和展位数量增长30%,山东各地积极响应,根据各地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活动,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


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关知识,说明举办文博会对山东经济发展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