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2020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参观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等赞不绝口;来自意大利的55个世界文化遗产被浓缩成5个主题,通过五面氛围大屏展示,给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意式审美体验。中外文化遗产在进博会上的展示说明(       
①不同文化凝结着各自民族的智慧                 ②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
③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增进了文明互鉴             ④文化的内涵因现代科技而不断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1更新 | 5045次组卷 | 6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古代孟母三迁,当今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重视文化公园、文化走廊、文化橱窗建设。两者相隔千年,背后却蕴含着相同的道理,这就是(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建设推动着经济建设
C.文化环境对人的素质有重要影响
D.人的文化素养在教育活动中养成
2021-01-09更新 | 3707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秤杆上标志起算点(重量为零)的星叫做定盘星,是确定其他刻度的基础。定准定盘星是做好杆秤的关键,相当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毫。之所以称其为秤毫,是提醒人们:在交易时,要明察秋毫,不能粗心大意;要正心诚意,不能缺斤少两。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杆秤设计的目的是彰显诚信的价值观念
②公平公正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③日用器物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观念
④传统文化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6-09更新 | 4143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69次组卷 | 87卷引用:江西省遂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猪肉占到一半以上。除蒙藏青宁疆等西部内陆省份因受宗教、风土等影响,还较多食用牛羊肉外,我国其余各省区的肉食都无一例外地以猪肉为主。这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饮食文化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
③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影响这个民族的生活消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30更新 | 133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异域文化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和功能的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7 .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民设计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集乡村旅游、农品展销、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等众多特色活动于一体,使农民充分感受丰收喜悦,也让游客尽情体验各地农耕文化。材料中庆祝活动(       
①表明了农耕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农民的伟大创造
③体现中国农民拥有相似的文化价值情怀
④可用于见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农耕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9更新 | 1269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由此可见(     
①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5更新 | 534次组卷 | 6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政治试题
9 .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党史,各地开展了许多文化活动。国家文物局实施了推进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运动旧址对外开放等活动,推出了建党百年线上线下主题展览,推介了一批革命文物精品陈列展览等系列工程。某地开展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主题展”活动,让干部群众和青少年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继承发扬长征精神。以上活动开展的积极意义有(     
①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③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④有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截至10月4日,《长津湖》票房已突破20亿元,在国庆档中排名第一。猫眼对《长津湖》的预测票房为40亿元,预计可以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匹敌。由此可见(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0-15更新 | 1026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西省乐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