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①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
②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
④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10更新 | 324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冲刺政治试题(一)
2 .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民设计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集乡村旅游、农品展销、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等众多特色活动于一体,使农民充分感受丰收喜悦,也让游客尽情体验各地农耕文化。材料中庆祝活动(       
①表明了农耕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农民的伟大创造
③体现中国农民拥有相似的文化价值情怀
④可用于见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农耕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9更新 | 1266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由此可见(     
①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5更新 | 534次组卷 | 6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马克思曾预言:“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但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不少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现代化模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反而陷入发展陷阱。而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模式,也日益受到质疑。

中国没有照搬发达国家已有的制度和政策,不断深化对现代化一般规律的认识,将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及其世界意义。
(2)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   社会主义发展,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也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低谷。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实践了中国式现代化。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
2022-12-05更新 | 4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2018年国庆黄金周,各地纷纷把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与自然景观进行产品组合,既丰富了游客的产品内容,又让游客体验到精神上的享受,而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也带动了假日旅游市场的发展。请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判断下列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①资本涌入文化领域,推动了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研发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市场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催生出新型的产业和部门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
2021-02-12更新 | 114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团结引领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是对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最好庆祝。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团部署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该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积极推进美育村建设,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举措。美育村建设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这说明(       
A.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B.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乡村也就全面振兴了
C.文化建设对乡村全面振兴有重要意义
D.文化建设需要对传统文化进于创造性转化
2020-07-11更新 | 2101次组卷 | 31卷引用:易错点09 文化与生活
8 .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党史,各地开展了许多文化活动。国家文物局实施了推进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运动旧址对外开放等活动,推出了建党百年线上线下主题展览,推介了一批革命文物精品陈列展览等系列工程。某地开展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主题展”活动,让干部群众和青少年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继承发扬长征精神。以上活动开展的积极意义有(     
①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③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④有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9 . 截至10月4日,《长津湖》票房已突破20亿元,在国庆档中排名第一。猫眼对《长津湖》的预测票房为40亿元,预计可以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匹敌。由此可见(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0-15更新 | 1026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和“宸宸”。“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琮琮”全身以黄色为主色调,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吉祥物“琮琮”(       )
①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说明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③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