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这个冬季,哈尔滨成为2024年第一个“顶流城市”。这里有“冷”与“热”的极致体验,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这里有“土”与“洋”的碰撞融通,中外文化交汇成新的乐章。许多观察人士认为,“哈尔滨热”不仅是因为传统魅力,也是因为它适应现代互联网文化和年轻人的旅游偏好,使得哈尔滨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越来越突出。哈尔滨的成功告诉我们(     
①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②中华文化的统一性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③利用现代传媒创新推介方式,提高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④要挖掘资源潜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2年10月1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将推动学校在课堂内外推行国民教育,加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特区政府会提供一笔共计6000万港元的拨款,支持所有参加“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幼儿园举办校本活动,让学生从小认识中华文化。特区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培养爱国人才,这决定香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②教化育人,提高香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③增强香港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优越性的认同
④培养香港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近日,短视频剧集《逃出大英博物馆》一经上线,迅速火爆出圈。该剧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希望回到祖国的故事,其中的爱国情怀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让文物“回家”成为热点话题。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该剧的火爆(     

①推动了文化在交流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

②聚焦中华文化,挖掘文物承载的文化底蕴

③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④丰富文物内涵,开发历史文物的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偏远却便捷、乡土又现代,构成了数字时代的田园图景:盘山路转过一道道弯,泥泞小路通往高山茶园,无人机盘旋空中,手机支架立在茶田,来自四邻八乡的村民主播忙着直播采茶。以数字文化产品为载体,展示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从而带动地域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等,实现数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这一现象反映的道理是(     )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B.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C.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D.坚持守正创新,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围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同学们展示了两则材料。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传统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
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明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450多位唐代诗人行旅所至,1500多首唐诗铺就的“浙东唐诗之路”,成了今年暑期许多游客探访的目的地。浙江省博物馆和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主办“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展”,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让双品、展陈“活起来”“动起来”……浙江推出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了文旅消费再升级,也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添了不少亮色。这体现了(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30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7 . 随着时代选代,粤剧在新时代表达的创新成为新的话题。粤歌,是粤剧开出的、活泼可爱的另一枝花:以粤剧为种子,粤地生活为土壤,粤人乡音为雨露,文化自信为阳光;以大众的关注与呵护为四时更迭、昼夜轮回。机缘和合,始成粤歌。粤歌的创作(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②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
③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2年1至9月,18至40岁的就诊人群比例达到52.48%。”一项来自浙江省中医院的数据生动诠释了传统中医药已经受到年轻人的认可。面对新时代新需求,中医既要“更传统”,也要“更现代”。在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的当下,“中医药+互联网”成为不少中医医疗机构的选择。这表明激发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需要(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以文化发展促进科技发展,以科技发展支撑文化发展
③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
④顺应社会生活变化,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10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政治试题
9 . 2022年10月,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在央视播出后引发全社会各界热烈反响。该片全面反映了党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呈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优秀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09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某班同学以“探寻茶文化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初品“色香味”】

西汉时期

饮茶之风逐渐兴起。王褒在《僮约》写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只竹笥,在其标签牌上写有“槚笥”二字,正是一件盛茶叶的器具。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

魏晋南北朝

民间出现了煎茶的雏形,即粥茶,类似一种胡辣汤之类的食物。

唐朝时期

开始用煎茶法饮茶。茶圣陆羽系统总结了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一些文人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

宋朝

“点茶法”成为饮茶的主流方式。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斗茶”之风盛行。

元明

因煮茶实在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再讲究泡茶法。泡茶用具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并延续至今。

【再品“精气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我国10多个省市,都有引以为荣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艳,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酙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通过茶马古道等,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传遍全球,为世界所共享,中国茶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


(1)由粥茶、煎茶、点茶到泡茶,小小的一杯“中国茶”折射出社会之变迁。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我们应如何从茶文化的“精气神”中彰显文化自信。
2023-02-05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