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电视剧《乘风破浪》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抓住商机,努力创造中国品牌的故事,颂扬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此剧播出后在网络上、在剧迷中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广泛共鸣,好评如潮!由此可见,文艺创造要(     
①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保持公益性             
②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
③立足时代发展所需,彰显时代精神所向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文艺作品品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③先进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     
④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火热七月,盛夏流光,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完成下面小题。

1.观赏大熊猫、品尝四川美食、感受巴蜀文化,宽窄巷子里的人间烟火、玉林路上的小酒馆、春熙路的繁花似锦……让汇聚“天府之国”的众多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为促进成都文旅消费,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③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播                    
④经济决定着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糅合了“太阳神鸟”与“凤凰”这两种典型中国元素,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这表明,该艺术作品(     
①源自于创作者们的灵感                    
②是对客观存在的镜像还原
③是现实生活的主观映象                    
④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我国有着类型多样的科普旅游资源,比如现代科技园区、科技馆、动植物园、博物馆等。近年来,许多文博单位、科研机构纷纷推出科学探秘、文博考古、沉浸体验等主题化、多样化的科普旅游产品。这有利于(     
①促进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②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③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④培育崇德尚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新质生产力”“显眼包”“特种兵旅游”“孔乙己文学”成了网络流行语。网络用语的不断变化和流行,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多元化和信息时代的特征。它们不仅代表了当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集中表现
③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湖南省长沙、常德等地,深入学校、企业、历史文化街区、乡村等进行调研。这是总书记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完成下面小题。

1.在“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校训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习总书记强调,“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这一强调表明,我们的教育要(     
①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理想作为指导思想
②坚持人民立场,为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
③以实现人民美好物质生活作为主要目标
④坚持立德树人,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常德河街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指出,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从党的组织领导角度,推进一定区域内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必须(     
①培养一批文旅方面的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②充分组织、制定、实施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
③强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原则,充分挖掘文化与旅游价值
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文旅发展部署贯彻执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24·四川·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23年12月5日,成都图书馆联合“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打造低碳阅读激励计划,在成都图书馆免费阅读图书,实现图书共享和循环使用,可以获得“读者积分”,该积分可兑换为碳惠天府“碳积分”,可凭相应“碳积分”在“碳惠天府”小程序上兑换小礼物。此举旨在(     
①繁荣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②推进低碳阅读,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③打造特色活动,增强人们绿色环保意识
④创新文化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6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8 . 2023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许多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积极参与数字文化贸易论坛的圆桌环节,分享企业的探索经验,共话数字文化贸易发展机遇。这有利于(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②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彻底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③弱化各国文化的独特性,推动全球文明的同质化进程
④推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助力文化贸易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福建拥有独具特色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涉海的市级及其以上非遗共有200项,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但也存在海洋非遗面临存续窘境、社会认知不足、原生空间缩小等问题。为此,福建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海洋非遗保护和利用,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海洋非遗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传承非遗文化
③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
④蓝色发展有新动能,增强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举办,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2个艺术团体汇聚一堂,共同开展了美术大展、街舞邀请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精彩活动,为广大群众奉上精彩绝伦的文艺盛宴,呈现了文旅交流对话、多国民众联欢的生动图景,抒写了文化汇聚、文明交融的动人篇章。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繁盛,各国商人往来不绝,买卖货物堆积如山,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的人在这里云集,泉州也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及世界著名的对外通商口岸,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的泉州再续丝路情缘,从免费开放遗产展示馆,到传承南音、高甲戏等非遗技艺,再到启动古城整治提升工程,“世遗泉州”品牌更加闪亮;拥有大批知名企业的泉州,推动国潮品牌(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的品牌)出海,各类产品通过展销中心、品牌展会花开全球,让外国消费者看到中国制造的实力、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泉州如何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