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习主席国内考察调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都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释放出强劲生产动能。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达到66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近4000家,彰显出产业基础好、市场需求大的独特优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

材料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2)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青少年也不可缺席,结合“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的知识,以“奉献青春自我,助力共同富裕”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专业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 . 9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枣庄市峄城区的冠世榴园石榴种质资源库,察看石榴树种,了解当地石榴种植历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产业发展情况。冠世榴园风景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可谓石榴园中之魁首,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山东枣庄火红的石榴给这座小城带来了红火的发展机遇,也给老百姓带来了红火的生活。

镜头一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机制。枣庄市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纲要》,将石榴产业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石榴为突破点,从单一依靠煤炭、水泥“一黑一灰”资源向绿色产业转变。重点立足石榴、火樱桃、设施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农业产业现代化。

镜头二   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根基。探索建立“智慧田管”模式,推动实现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加大招商引资,推进布瑞克峄城石榴云数字经济(枣庄)产业基地智慧农业项目签约,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培育智慧工厂。启动建设5g石榴大数据平台,让数据成为科学种植的最好“肥料”。

镜头三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全市农业投入品管理系统“一张图”,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胶体金速测仪74套,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市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电子二维码已基本覆盖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石榴从种植、到质量检疫、采收销售的全过程信息。

镜头四   塑造农业品牌,提升市场效益。以农业大数据为核心,以产业互联网为抓手,推进石榴大宗交易仓储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赋能延伸产业链条。培育9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9个企业品牌,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40余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枣庄市是如何实现火红石榴带来红火生活的。
2023-12-26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需要通过改革点燃创新引擎,释放发展动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开花结果。


义乌首批“共享专利”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面向全省企业开放许可,新的转化运用模式助力破解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中央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部署的143项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把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激发创新潜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3-11-3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政治试题
4 . 2023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体现了(       )
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善于挖掘事物之间有益的联系
③意识具有能动性,指导实践活动推动事物发展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期间,来到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
②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
③立足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途径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新词——新质生产力。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这一概念表述(     
①利用了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
②通过思维抽象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具有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④在思维上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新江苏现代化建设。

材料一   江苏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江苏省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传输速率、系统效率大幅提升,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江苏省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有人认为,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必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江苏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知信行统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统筹、规范有序,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推动思想解放,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见行见效、推动落实;激励党员干部能力提升、作风转变和担当作为,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走进群众、问计于民,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当前,江苏各级党组织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力争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开展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对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2023-10-0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综合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考政治试题
8 .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他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为此,广大青年要(       
①立足新征程,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②脚踏实地,在社会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③怀抱梦想,从中国梦出发走好人生每一步       
④善作善成,把追求个人成就作为最高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