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正在进行“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学习,某一小组查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资料如下:


【出台背景】

个人信息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必须直面的课题。

安装手电筒程序,要提供地理位置信息;下载文字编辑APP,需获取通讯录权限;走进售楼处,在毫不知情时,人脸信息可能被记录……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数据带来的便利,也被一些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所困扰。

大数据“杀熟”是指互联网平台依靠数据优势和信息不对称,对用户实施价格歧视。它主要由算法定价引起,典型表现为新老用户在价格上被差别对待。

【内容亮点】

禁止“大数据杀熟”,规范自动化决策。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法治意义。

【观点辨析】

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数字化时代,得信息者得天下。与此同时,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对大部分用户而言,一方面厌恶信息分享和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并不排斥基于信息分享基础下获取一定的生活便利。这样的“隐私悖论”并不鲜见。据此,有人认为,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是对立的。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022-01-17更新 | 5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