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5 道试题
1 . 礼仪,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不仅是怎么动筷子、使刀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以上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由材料可知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教化
②文化交流和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17高三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0月,交通部首度确认互联网专车合法身份,公开承认网络约租车运营模式是新时期现代信息技术在出租汽车行业的创新应用,对提高出行效率、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满足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出行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专车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发展定位不清晰、责任主体难以落实、私人小客车大量接入、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对出租汽车市场造成不公平竞争等突出问题。要求各类互联网专车公司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让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材料二 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 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将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利用市场规则来规范互联网专车市场秩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2016-11-26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双鸭山宝清高级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试卷1
3 . 2017年,我国有749万名研究生、大学生毕业,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上2014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万。然而,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就有6.4万家民营企业倒闭,与2014年相比,2015年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的自身发展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国家、企业及个人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4 . 材料一 中国目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与世界比较情况
占GDP比重
中国40%左右
发达国家80%左右
世界平均水平60%左右

注:目前中国的储蓄率高居世界首位,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材料二 我国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第一,让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的问题。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2016-11-26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5 .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的文化产业发展形势: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产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匮乏、科技含量低,特色文化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相对较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企业角度分析说明文化企业应如何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
(2)根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
6 . 材料一:2013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有:高空较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传送、地区较多的人为排放“二次污染”、机动车尾气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其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专家认为:治理雾霾要把已有的高污染工业排放量降下,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经济转型、能结构调整。
材料二:在此次雾霾天气中,10个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有4个属于江苏省,为此江苏省人大代表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快出台《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议案”。省人大常委会收到该议案后,组织相关委员会随即进行调研,考察了大气环境质量检测等设施和施工现场。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召开论证会和听证会。
(1)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谈谈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治理空气污染过程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 年 11 月 27 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扶贫开发的根本保障。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轻工、纺织等消费品工业通过升级供给激活新需求。消费品自主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在提高,在 4G 手机市场,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已占到 4G 手机国内市场份额的76%。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 2014 年获得的专利数是 2010 年的 3.4 倍;家电行业 10 家主要上市公司已获专利授权数是 3.8 万件,发明专利超过 8%。这些专利技术提高了产品品质,改善了产品性能,创造出新产品,激活了市场,创造了多元化的消费新需求,对稳定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影响,并说明材料二中消费品工业是如何通过升级供给激活新需求的。
2016-04-29更新 | 3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8 . 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党上下正面临着一次“大考”:考生是全体党员,考题是如何保持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考试重点是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考官是广大人民群众。全党接受“大考”直接关系到能否
①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保证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④发扬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④
2016-08-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牡丹江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企业行为到政府推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制造业“机器换人”运动正在全国铺开。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是劳动力成本问题,自2015年以来,“用工荒”使得工人工资直线上涨;其次,资源环境日益趋紧,工业用地价格之高也令企业无法承受。更大的困境来自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压力。东南亚的低成本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趋势不断挤压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这似乎告诉我们,市场机制主导下的中国制造业,实施“机器换人”势在越行。

材料二“机器换人”战略的实施,在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效应的同时,也给技术技能领域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机器换人”一方面是对低端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是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明显紧缺,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转变。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市场是如何促使中国制造业“机器换人”的,并分析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履职才有助于解决“机器换人”战路实施后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10 . 材料一:截至2015年6月,距温州市提出“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目标已有3年。3年来,温州一直围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这一目标,着力推进政府转型,建设公正清廉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着力推进社会转型,建设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先进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以优化环境来实现发展大转型和民生大改善。要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关键举措,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以企业转型提升促进环境改善。要把加快城市转型作为根本途径,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着力统筹城乡推进城市化,为改善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落实责任,建立一套长效而管用的机制。要牢固确立“对环境污染零容忍”的理念,不搞“下不为例”,铁面执法、铁心减排、铁腕治污。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污染企业,依法取缔严重污染企业。要研究制定引导企业加强环保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履行好环保责任。要建立完善群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强化舆论监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温州市政府应如何建设幸福城市。
2015-08-20更新 | 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