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老人摔倒后怎么办?放心扶!近年来,“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引发了越来越多人对见义勇为的质疑。由于现实生活中,一些热心助人救人者,事后反遭索赔、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道德难题。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为做好事提供了法律保障。《民法典》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中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也有益于社会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


某校积极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请你就学校如何开展民法典的宣传教育提两条建议。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3月29日,大庆市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始2021年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会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做好大庆自己的事”,必须重点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持续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振兴实体经济、构建多元产业体系上,着力提升大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地企要共行,城乡要共进,校企要共融;持续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持续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深化区域协作,细化落实《哈大绥--体化发展规划》;持续巩固共享发展“新成果”,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心用情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大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交织,各国不论大小和发展程度,均在抗疫、经济复苏等方面有迫切的共同诉求,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由此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中国提出令人瞩目的“中国行动”: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一系列精准的保护“路线图”,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给全球带来信心和希望。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一直在行动。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舟共济、勠力同心,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各国应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4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动力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1-01更新 | 1679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意见指出,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材料一   在落实中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把能挣快钱的“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本地振兴的主要措施,甚至不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给本地生态带来严重破坏;有的村干部和农民把改变农村“脏乱差”、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等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标志”,一味追求表面上的靓丽、外观上的整齐,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这个首要任务抛到了脑后;有的地方把撤村并屯、搬迁上楼当成农村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标志,搞大拆大建,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造成新的矛盾冲突。

材料二   山东新泰市岳家庄乡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针对本地土地资源状况,提出了“一产壮链、二产补链、三产延链”发展思路,旨在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该乡根据地形、土壤、水源等基础条件,合理规划布局,发展不同种植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在辉德、良义、聂家庄、张家村、岳家庄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村,做好土豆、花生等传统农作物提质增收文章。在角山、马头、北邱、西堂峪等村,因地制宜发展甜红子山楂、新泰苹果、蟠桃等特色林果产业。目前,全乡已发展土豆种植面积10000余亩,特色林果种植面积7000余亩,发展了集体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逻辑要义的知识,谈谈这些地方发展思路存在的逻辑错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说明该乡发展思路的正确性。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观察】我国西部有一个生态脆弱的贫困县,是我国沙尘暴的四大策源地之一。当地牧民每散养一只小尾寒羊可获得约1500元的经济收益,过度放牧使得当地的土壤沙化日益严重,导致脆弱的生态进一步恶化。专家测算,每散养一只羊给社会造成的环境损失超过10000元。如果改放牧为圈养,对生态有好处,但需要耗费资金修建养殖暖棚。虽然10000元的环境损失远远高于1500元的养羊收益,圈养也比散养放牧更加环保,但当地牧民大多倾向于继续散养放牧小尾寒羊。美国学者哈丁提出了“公地悲剧”,用来说明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牧民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养羊收益归自己。两相比较,牧民往往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每一位牧民都这样想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1)请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当地牧民更倾向于散养放牧?

【共同探讨】牧民希望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而过度放牧带来的是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受影响的既有当地的牧民,还有千里之外受沙尘暴之苦的我们。


(2)面对上述难题,我国政府应当怎么做?请提出你的具体建议。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涉及东盟6国及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韩国。这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RCEP生效实施是我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要抓住这一新机遇,加强区域内高端、绿色产业链和制造业项目合作,打造促进企业双向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产业协作的外向型国际化服务载体。RCEP协定包括多方面内容:

◆货物贸易方面,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服务贸易方面,消减了各成员影响跨境服务贸易的限制性、歧视性措施。

◆投资方面,在投资市场准入和投资保护等方面作出了全面、平衡的投资安排,有助于营造更加稳定、开放、便利的区域投资环境,为本区域吸引外资、促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各成员国均采用负面清单模式做出较高水平开放承诺。

◆规则方面,协议为贸易、投资等争端的解决机制做出了专门规定,为相互间经济与技术合作规定了共同的规则。既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规则,纳入了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府采购等议题,又在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作出加强合作等规定。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为我国抓住RCEP重要机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三点建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中央领导下,成立立法专班,历时两年,完成起草、3次审议、2次向社会公布草案全文征求意见建议任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打破以行政区域、行业划分等为治理单元的传统立法模式,开辟了我国流域整体法律管治新格局,理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中分散的各类法律关系,创建长江流域统筹协调机制下的分部门管理体制,高屋建瓴下好“一盘棋”,为破解困扰长江已久窘境提供了法治解决方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长江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法治力量守护好长江母亲河。他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全面准确理解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制度,切实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确保取得最佳的实施效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加快推进相关立法修法工作,确保法律制度规范严密、衔接有序、协调统一;指导依法建立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统一指导、监督长江保护工作;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保护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保护工作。

9 . 2022年9月,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在杭州举办,这是继2016年G20峰会后,杭州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活动。中共浙江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基础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准备、公共安保等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各民主党派、特邀专家学者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支持亚运会的如期召开。2022年3月18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授权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授权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在亚运会举办期间,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突发情况,可采取临时性行政措施,全力保障亚运会的顺利进行。相信浙江一定能给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浙江省筹办亚运会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制度优势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治理有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某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到村“六查”入户“六问”工作形成常态机制,上门入户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主动宣讲村庄发展现状和规划,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基层治理和村庄发展上找准最大公约数。认真梳理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由村支部牵头,定期组织召开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包村组及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判意见建议是否科学可行,研究跟进推动措施,明确办理责任人,并张榜公布接受监督,落实推进责任。定期开展回访工作,将便民服务窗口搬到困难群众家门口,为行动不便老人入户协助办理养老年审等业务,让群众成为阅卷人,让群众真真实实获得实惠,让镇村切切实实取得大跨步式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镇基层治理是如何让群众真真实实获得实惠的。
2022-05-21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