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宏观经济治理”概念,指出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这意味着,中央将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纳入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局中加以系统谋划。

1.新时代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推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宏观经济治理效能。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现阶段的_____发展水平决定的。
2.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下图漫画《非禁即入》表明(     
A.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各个领域,实现共同富裕
B.各种所有制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C.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3.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十四五”规划纲要赋予“宏观调控”更加丰富的内涵,首次提出“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下列不属于我国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的是(     
A.扩大出口B.稳定物价C.促进经济增长
4.(多选)宏观经济治理涵盖方方面面,需要做到“稳就业”等“六稳”、“保市场主体”等“六保”。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的新高,国资委召开国资央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部署视频会,国资委和人社部的网站上都公布了2023年中央企业的岗位需求,这表明(     
A.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B.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
D.国有企业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
5.实体兴,国家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因为实体经济是(     
A.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B.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C.强国安民的民生之源
6.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请填出下列举措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哪一方面。
重大举措新发展理念
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_____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_____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_____
各地相继实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突破_____
各地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_____

7.(多选)健全宏观经济体系需要加强和完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党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这是基于(     
A.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
C.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思想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8.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的显著效能,团结带领人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让共同富裕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综合学科内容,论证我们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转化为宏观经济治理的显著效能,实现共同富裕。(任选其中一个制度阐述即可)
2023-05-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等级班)
2 .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党的二十大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蹲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86”个字的主题,高屋建瓴、旗帜鲜明,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为遵循、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奋进的行动指南,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目标。

1.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_______,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体现了我们党以_______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意志,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下列措施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是(     
A.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B.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C.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3.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深刻改变了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这表明(     
A.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B.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C.我国坚持公有制原则,让全体人民平均享受发展成果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全部作用
4.我国工业经济领域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持续蔓延且加深的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殇”,这充分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固有弊病。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市场调节盲目性的是(     
A.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可能导致不择手段
B.价格涨跌→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
C.供求失衡→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两极分化
D.信息不全→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一哄而上
5.由漫画《屡屡中招》,可见(     
A.必须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B.市场调节必然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病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其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思想既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照耀中国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


结合材料,说明新时代我国应该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3-01-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