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人说,中国的文艺创作进入了"微"时代,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力量,但其发展不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①要有效整合媒体资源赢得广阔市场空间
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③大众文化要坚持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方向
④增强辨别文化性质能力,抵制网络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进口”的节日】

在上海,年轻人以独特的风格重现万圣节。2023年10月31日的傍晚,夜色渐浓,在最热门的打卡地点巨鹿路,年轻coser(扮演者)穿着创意十足的服装走上街头,引人注目,现场气氛热烈:可爱的小精灵、威武的超级英雄……,有的扮演打工人,调侃就业困难,淋漓尽致地演绎职场中的各种无奈。但也有一些年轻coser(扮演者)以恶搞博出位、博眼球为乐,扮演内容低俗,被警方直接带走。

近期,和上海万圣节相关的词条屡屡冲上微博热搜,评论区有网友评价如下:

(1)阐明你对“进口”节日的态度,并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

【我们的节日】

提起节日,我们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烟花竞放,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辞旧迎新。2023年“欢乐春节”在线上线下火热举办,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春节庆典、花车巡游、“新元贺岁古韵新春”庙会、“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和旅游展播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海外华人华侨送去新春祝福。“欢乐春节”举办22年来,逐步成为全球共庆共享的文化嘉年华,成为助力民心相通、交流互鉴的桥梁,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人民读懂中国的窗口。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请以“春节: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写一篇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爱国主义自古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材料二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融入法律制度中,如何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人民群众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汇聚至国家立法机关,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将汇聚起无数个实干、追梦、奋斗的你和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材料三   国家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中;应当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请就学校如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谈谈你的设想,据此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200字左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文化深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以此引领革命走向成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立足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道路的一系列论述,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明觉醒,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材料二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在宏观政策和潜在需求有效释放后,我国经济很快就恢复了稳定,生产和消费迅速复苏。2023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高于上月3.1、12.8和10.3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1月31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估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为5.2%。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任选一角度,论证在宏观政策和潜在需求有效释放下,2023年中国经济必然稳中向好。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标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3-28更新 | 44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9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5 . 习近平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该观点启示我们要(       
①尊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②分析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④坚持矛盾分析法,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6更新 | 646次组卷 | 20卷引用: 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公司诉乙公司侵害梨“苏翠1号”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甲公司为梨品种“苏翠1号”的独占实施被许可人,因乙公司未经许可繁育、销售梨品种“苏翠1号”,向乙地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甲公司通过公证程序从微信朋友圈购买了100条梨品种“苏翠1号”接穗,随附于穗条的宣传册署有乙公司。甲公司将梨苗嫁接穗扦插入盆直至萌发叶片后取样,进行P(多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与对照样品比较,为极近似品种或相同品种。甲公司对购买、寄送、扦插、培育、取样、送检等全过程进行了公证。

【裁判结果】

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结合微信聊天记录、宣传册中有关培育销售梨品种“苏翠1号”的内容,根据MP标记检测报告,确定被诉梨品种接穗与梨品种“苏翠1号”为同一品种,认定乙公司未经许可繁育、销售梨品种“苏翠1号”接穗的行为构成侵权,判决立即停止繁育、销售侵权繁殖材料,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1万元。乙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以下简称“二审法院”)提起上诉,称其销售接穗来源于其他农户,但未提供其购买时的交易依据、交换凭证等相关证据。二审法院审理认为,乙公司证人证言为单方陈述且证人未到庭,又无其他证据佐证,不子采纳,确认一审法院认定乙公司具有繁殖行为并无不当,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乙公司败诉的原因。
(2)假如你是普法宣传员,请结合本案判决的社会意义写一篇宣传报道。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2-07-30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