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9 道试题
1 . 互明市沙溪乡设立了侨益司法保护中心,同步启用“互联网+”“跨境立案+代理见证”诉讼服务、异步庭审等涉侨司法服务,探索出“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连续多年没有涉侨矛盾纠纷外溢。实现“解侨忧、安侨心”。沙溪乡的做法(     
①探索矛盾化解新方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②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③激发多元主体热情,保障共同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④完善基层治理平台,不断提升辖区管理服务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为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司法部日前在全国部署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推动压缩办证期限,拓展“一证一次办”、推进“一事一站办”等7项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证法律服务。材料表明政府(     
①创新工作方式,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②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③积极精减职能,建立人民满意政府
④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和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全国“八五”普法规划4个专项工程之一。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94万余名,基本实现“法律明白人”在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名词解释
法律明白人是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居)民。
①体现党的自我革命,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②体现共产党员带头作用,助力党进行社会管理
③促进法治乡村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促进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衡阳市以法治政府建设为主体工程,以人民为中心,以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为追求,用法治赋能治理,温暖城市。2023年,衡阳市被命名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近年来,衡阳市出台《衡阳市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条例》《衡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湖南省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民幸福感越来越强;建立健全五制一平台、五单一图谱、五赋一聚焦等多项工作机制,持续纵深推进“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出村级“一网通办”;首创“赋码护企”保护机制,展访企活动需要“码上约”,访企行为满意度可被企业“码上评”,企业遇到疑难问题能“码上问”,相关单位限时办理“马上答”,惠企政策“码上查”;以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市为抓手,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治中国建设”的知识,说明衡阳市是如何通过建设法治政府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
22-23高一·全国·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海南在全国率先实现专职人民调解员全省全覆盖,上线运行全国首个涉外民商事纠纷在线化解平台,创新推出“政法干部蹲点指导”助推解纷工作法,建设综治中心、社管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位一体”新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如火如荼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实施上述措施旨在(     
①增进社会共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②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机制
③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④建立全新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涉外法治工作,特别是加强涉外立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积极推进涉外立法项目,并在涉外立法的立项、起草、审议、论证、评估和宣传等各方面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

2023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课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做好涉外法治工作。
7 .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这一规定意在(     
①彰显宪法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坚持宪法至上
②深化国家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③确立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明确合宪性审查的主体
④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浙江省司法厅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中指出:要制定实施省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经济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不受事项限制改革试点,推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努力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公民;要深入实施诉前调解改革,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这推动纠纷化解总体呈现“调处纠纷数、纠纷引调率、调解成功率上升,法院一审收案数、万人成讼率下降”的良好态势;要深入推进普法教育,部署实施“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压茬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专项行动,高质量开展涉亚运涉营商环境系列宣传活动;要深化基层治理,总结提炼乡村治理法治化经验,创新拓展现代民主法治理念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法治政府的建设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也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请做简要的评析。
(2)法治政府建设的年度报告出台对法治社会的建设有什么样的启发。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某中学高一年级的李山同学特别关注该法,搜集了以下资料:

2022年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列入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2023年4月26日至5月25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734位网民提出的3285条意见,收到来信61封。

2023年6月26日:草案第三次审议稿拟增加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等内容。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的重点群体是残疾人、老年人,同时强调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应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原则。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本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2)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法治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某学校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开展以“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纽扣”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演讲稿的提纲。
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 ,政治术语规范,字数200个字左右。
10 . 2024年3月9日,经过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建言,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最终提出了修订草案表决稿。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并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材料表明(     
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法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③立法机关制定合法有效的宪法相关法
④人大行使审议权以推进科学立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