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31 道试题
1 . “现在走路踏实多了,感谢社区和业委会为我们消除了隐患,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某小区外墙维护工作临近收尾,业主们连连点赞。该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搭建平台,凝聚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小区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形成了社区治理“共同”。社区治理“共同体”(       
A.改变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
B.保障了居民的决策权,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C.拓展了基层民主自治的途径,保障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D.代行了政府职能,实现了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2 . 历经万千风霜苦难的中华民族,蓄能成势,没有什么艰难能挡住她前进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速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现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注: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对应的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放在10年前,需要超过10%的增速才能实现。纵向比较,5.2%的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 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宏观预计为5%左右,有外媒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见顶’,无法再进一步”。请结合材料一和经济学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驳斥。
(2)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为何“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示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材料二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淮南子·主术训》)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举国体制与当时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条件相适应,更多依赖政府行政动员和集中计划调配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个别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我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威胁。如何继承与创新原有举国体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显得迫切而重要。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如何更好适应时代。
(4)有观点认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应对个别国家遏制的法宝。试结合政治学知识进行评析。
3 . 近年来,针对西方某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我国大力加强涉外法治工作,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以建设性态度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我国大力加强涉外法治(     
①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法律保障
③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和维护我国公民海外正当利益
④体现我国在打破原有秩序的基础上平等参与立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本次会议立案5006件,并案160件,转为意见和建议732件。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政协(     
①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协商议政的内容和形式
②畅通民主渠道,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③发挥协商民主优势,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大局
④凝心聚力,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发展的突破点、民众的关切点,借助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点,直通政府施政点。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近4700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有力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取得新成效。材料说明(     
①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布局谋篇
③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就能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 “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历史和现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奇迹不断通现,“中国之治”举世瞩目,其奥秘就蕴藏于“中国之制”当中,集中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之制”是“中国之治”的充分条件
B.“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是对称关系
C.“‘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的谓项是不周延的
D.“‘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项是周延的
2024-04-2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权益纠纷逐渐增多,“小i机器人”发明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小i机器人是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是中国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基础专利之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qq、微博等提供的各类智能聊天功能背后均有小i机器人在提供技术支撑。2012年6月, 上海智臻智能公司(小i机器人)起诉某国际知名公司P生产的手机中的siri程序侵犯其发明专利权,拉开了小i机器人与公司P之间长达八年的专利维权经历。目前,小i机器人与阿里、百度等一起被Gartner评为“会话式AI”代表企业,涉及智能移动终端、智能穿戴设、智能家居、自动驾驶、认知智能等,尤其在智能客服领域,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

(1)根据“上图”,P 公司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审理过程图示正确的是
A.⑤-①-③-②B.④-⑤-①-③C.④-①-③-②D.⑤-①-③-④

(2)人民法院组织法第 12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本案关于人工智能专利的审理却历经三级法院,试说明理由。
(3)有观点认为,只有重视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发展,一国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重视发展未来产业,一定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请指出该观点的逻辑错误,并运用辩证分合思维方法说明我国的整体发展必将克服多重困难挑战,一定能长风破浪、未来可期的。
2024-04-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6 . 良渚古城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2019年申遗成功以来,当地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优秀典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只有实践才可以把文物工作方针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良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③文物工作方针和遗产利用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保护和利用转化的决定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该地的做法有利于(     
①保护文化传承载体,发挥教化育人功能
②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③在求同存异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琮琮”是 19 届杭州亚运会三大吉祥物之一。戴着“神人兽面纹”头饰的“琮琮”,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为我们讲述穿越五千年的文明故事。吉祥物“琮琮”的设计(     

①是依据两类事物之间有相似性   
②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③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④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央企加强与其产业链相关的大中小微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互利合作,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这有利于(     
①发挥央企引领作用,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②构建集群化发展优势,提升我国产业链竞争力
③加快传统产业淘汰的步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④加强战略合作,增强央企在新兴领域的控制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8 .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打开社会发展进步规律“密室之门”的一把钥匙。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提“新质生产力”。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小题。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了社会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上述材料说明(     
①《共产党宣言》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根源
②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具有根基地位
③“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④“新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状态的重要标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分析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客观实际,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带来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说明了(     
①新出现的概念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②对传统生产力的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和保留
③对事物的认识要经过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④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迟早会带来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24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9 . 就读于广州某中学12岁的小杰(化名),在学校午休时段,趁同琉同学思思(化名)起身说话,偷偷将其椅子向后拉,致其严重受伤,休学一年。事后,思思父母将小杰及其父母、学校共同起诉至南沙区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杰父母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②小杰侵犯了思思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③小杰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④思思的伤害赔偿可在对学校的行政起诉中提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9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指挥调度下,在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倾力相助下。金州上下万众一心,与时间赛跑、与严寒斗争,把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放在首位。迅速打赢抢险救援。转移安置、保通保畅、板房筹建、秩序恢复“五场硬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集中展现了(     
①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
④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地震发生后,财政部紧急预拨甘肃、青海两省·2 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统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材料体现(     
①通过再分配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②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④灾害救助是兜底群众生活安全的最后防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9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