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了,但都以失败收场,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最后是共产党的方案为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这启示我们(     
①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中国工人阶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具有先进性
③“廓清蒙昧,启发理智”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4-2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种共生效应,如在一定的参照群体中的人们,在从事日常的劳动、工作和学习时,受到群体中成员的智慧、能力及以往劳动成果的影响,在思维上能获得启发,能力水平能得到有效提高。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部分有重要影响
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的存在离不开部分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有序性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面对过无数磨难,比今日凶险的情况有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传统不能失去与现实的联系,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外部环境的变化,促发我们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变传统文化为当下传统,共同迎接挑战。这说明文化自信(     
①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②启示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③警示我们不能忽视对外来文化的批判性借鉴
④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4 . 在2017年“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中,一批以德化白瓷为材料,以德化传统烧制技艺制作的当代艺术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既有德化白瓷特有的美感,又有许多有别于传统的现代创新元素。中外艺术家们互相启发创作灵感、切磋陶艺,将历史悠久的德化陶瓷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度。这启示我们,发展传统技艺
①要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
②要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③要坚守传统,保留和延续传统技艺原有的韵味
④要与时俱进,选择与时代相契合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面对过无数磨难,比今日凶险的情况有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传统不能失去与现实的联系,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外部环境的变化,促发我们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变传统文化为当下传统,共同迎接挑战。这段话(   )
①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启示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③警示我们不能忽视对外来文化的批判性借鉴
④促使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14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7 .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国以民为安危”,警示大家要保持忧患意识,看到那些尚未出现而即将出现的问题,防患未然,从容应对。这启示我们必须
①在矛盾的斗争中把握矛盾的同一性     
②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③要创造多种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一些电视台、互联网和直播平台为了获得了高收视率、高点击率,节目内容泛娱乐化,宫斗戏、翻拍的武侠剧、抗日神剧、颇具魔幻色彩的网剧等轮番上演,部分观众也趋之若鹜。据此,有人认为“电视剧作品有意思即可赢得市场,不需要有意义”。
2017年3月,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该剧取材于现实,把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反腐败斗争如实呈现在公众面前。在中央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宏大时代背景下,它回应着民众对反腐题材文艺作品的渴求。该剧大规模起用演技高超的老戏骨,让观众产生较理想的观剧体验。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大突破,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正义的力量,警示了官员、振奋了精神。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就连“90后”“00后”也从由小鲜肉主导的玄幻IP剧、时装剧转移“战场”加入了追剧大军。《人民的名义》能够实力圈粉,从热播发展到表情包大战,更是明确表明:观众心中有杆秤,创作不失准星,分量就不会轻。
(1)“电视剧作品有意思即可赢得市场,不需要有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对文艺创作的启示。
(3)《人民的名义》虽然揭露了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却更能增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对此加以论证。要求:立场坚定,观点鲜明,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
12-13高二下·陕西渭南·期末
9 . 速度决定跑多快,安全决定跑多远。动车事故警示我们,谋发展必须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的理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切不可片面追求速度,“要钱不要命”。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安全是交通运输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④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26更新 | 2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富平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