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调景物也。喜怒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B.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内容上看是人脑的机能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的物质载体
2 .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海派文化”以“不中不西,亦中亦西”著称,即一方面指上海文化发源于历史悠久的江南文化;另一方面指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融汇中,上海文化对复杂多元的西方文化的理解、吸收与转化。由此可见,“海派文化”(     
①正确处理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②说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能推动文化创新
③坚持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④在体现文化竞争的同时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2023年2月,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经过一系列实验,首次在蚕体中鉴定到参与黄酮吸收的膜转运蛋白基因(簇),揭示了家蚕绿茧形成及茧色演化的遗传机理。该理论成果对选育和创制高品质的新型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①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无不可认识之物
③遵循规律的特殊性,意识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理论能正确反映存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近年来,网约车、旅游网站等,都不同程度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指出,互联网平台和商家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滥用算法权力,不得利用算法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杀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杀熟”是生产者不公平竞争的表现                    ②“大数据杀熟”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体现
③“大数据杀熟”导致分配不公、经济波动                           ④国家依法监管“大数据杀熟”,促进公平交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仰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中国大飞机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架正式交付;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亮相、运油—20飞机翱翔天宇……对我国上述一系列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理解正确的是(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的结果
②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③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
④新型举国体制作用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材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正确性往往因人而异 
③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6-22更新 | 233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晒黑族”异军突起,他们将社会上的不平事在网上进行披露,以警醒其他民众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晒黑族”的一句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对“晒黑 族”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拓宽了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
②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维护社会正义
③是公民享有决策权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④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做到有序参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4更新 | 88次组卷 | 4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1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上述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②经济是由人类和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
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具有送别属性,反映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折柳寄情反映离别的状态,体现意识反映物质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8更新 | 2807次组卷 | 31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10 . “我在室内弹琴,看见窗外鸽子飞,在这刹那间,飞舞的鸽子与室内的音乐产生了某种联系,彼此成为对方的背景:音乐是鸽子飞舞的伴奏,鸽子是音乐表达的内容。总之,鸽子与音乐产生和谐的美感。其实,它们隔了一层玻璃,鸽子与音乐根本就不相干。是什么把它们和谐在一起呢?是我。”这段话(       
A.把想象的东西当作了真实,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割裂了音乐和鸽子的客观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C.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说明人们通过合理化想象可以创造一个客观的世界
2023-01-30更新 | 4990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