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940 道试题
23-24高三下·广东汕尾·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18日,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秉持“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的理念,聚焦空间技术的和平利用趋势、机遇和挑战,研讨空间技术在健康、教育、环保等领域的创新转化应用。

中国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在研讨会上表示,当前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革,人类面临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空间探索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签订了150多份空间合作文件,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已为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服务。未来,中国将逐步开展卫星数据国际共享、海外数据应用中心建设等工作,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明国际研讨会重视加强空间技术和平利用的理由。
今日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政治试题
2 . 下列说法与漫画蕴含的哲理最接近的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D.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今日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甲曾因酒驾犯罪而受到刑事处罚,出狱后居住于某小区。乙因琐事与甲闹僵,在小区微信群中说:“A栋601室的甲曾是罪犯”。甲看到后非常气愤,把乙告到法院。本案中(     
①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②乙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③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④甲请求乙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 . 2024年新年伊始,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分赴各地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他们进企业、到工地、访群众、入基层,面对面听取诉求和建议,现场协调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表明党员干部要(     
①聚民心,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类诉求②集民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③化民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惠民生,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23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分阶段、有计划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聚焦“十四五”时期和到2027年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一   生态保护修复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必须处理好“自然无为”和“积极有为”的关系。处理好二者关系要把“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工作摆上日程,“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预实现目标为主要抓手,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二   水利工程的发展,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价值。我国已有30项工程成功获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3600多年前的商代都城灌溉架系,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的发展见证着古代先贤独树一帜的治水智慧。都江堰工程是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交融的杰作,融合了大禹、杜宇、整灵治水和李冰父子治水的传奇故事,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至今仍是水利工程人水和谐的典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谈谈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如何处理好“自然无为”和“积极有为”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我国成功获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时代价值。
(3)“建设美丽中国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要聚焦“十四五”时期和到2027年目标任务”体现了哪种创新思维?运用该创新思维的三种方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三点建议。
今日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政治试题
23-24高三下·广东汕尾·阶段练习
6 . 2024年,《非遗里的中国》新春年度盛典荟萃各地精绝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心融合编创了非遗创新展演节目,非遗传承与歌舞盛会并举,以全新的文艺呈现和文化解读,完成一场传统非遗与国潮时尚的双向奔赴,使传统非遗焕发出时代魅力,展现非遗在新时代“亘古宜今、日新又新”的蓬勃气象。这反映了(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更具有积极意义              ②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融合创新需要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④辩证的否定观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2024年是李四光的135周年诞辰。

材料一   从1921年开始,在此后长达50年的时间里,李四光根据中国和东亚的地质构造特点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的地质理论;根据多年潜心研究,提出扭动构造体系控油理论和战略、战役、战术找油工作的七个步骤,预言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沉降带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遵循李四光的思路和地质力学理论,覃慕陶、吴磊伯等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

材料二   1920年,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这一年,李四光在其科研领域艰难前行的同时,完成了《行路难》的整首曲谱。该曲谱的创作与其科研境遇何其相符。这首乐曲的曲调与其曲名是一致的,在低沉的主调中带着亢奋的强音,起伏交错之间伴随着奔放向上的旋律,鲜明地抒发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环境中挣扎求索、追求光明的人生历程。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谈谈李四光的科研和创作过程是如何体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的。
今日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8 . 2024年,在继人工智能ChatGPT之后,另一人工智能ROSA横空出世,其在语言和绘画视频等方面远胜人类,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在智能上整体沦陷?其实不然,运算智能是人和动物天生都比较缺乏的,感知智能和运动智能却是机器人所不擅长的,且根据科学家推断,要达到人类智能的高度,一个人工智能消耗的能量将是整个地球消耗的能量。这(     
①证明了人类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和能动性
②说明思维存在普遍性,人工智能也有思维
③说明人类的思维是可以反映认识对象的
④说明人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今日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维生素E不仅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而且还能够保护T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的危险性。于是,保健品商家把维生素E作为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的灵丹妙药来宣传。但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食物中维生素E的含量为每毫升5微克,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寿命;如果维生素E的含量增加到每毫升25微克,果蝇的寿命反而缩短了。为此,科学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科学服用维生素E。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运用何种逻辑思维对消费者服用维生素E作出提醒,并说明理由。
(2)科学家的果蝇实验对我们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有何启示。
今日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10 . 一次,一家财主为其母亲祝寿,再三邀请唐伯虎赴宴,财主家五兄弟请求唐伯虎题诗庆贺。唐伯虎大笔一挥,写道:“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下五男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这首打油诗(     
①语词在特殊场合和语境下可以表达另一个新的概念
②前后判断出现自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律
③前后判断逻辑上一致,符合同一律要求
④在推理过程中犯了“四概念”错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