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清风公司于4月10日向明月公司发出要约,订购一批红木,要求明月公司于4月15日前答复。4月12日,清风公司欲改向远山公司订购红木,遂向明月公司发出撤销要约的信件,信件于4月14日到达明月公司。而4月13日,清风公司收到明月公司的回复,明月公司表示该批红木价格需要上调10%,问清风公司能否接受。清风公司的要约于何时失效?(       
A.4月12日B.4月13日C.4月14日D.4月15日
2024-04-29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二战后,十多个国家纷纷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历史终结论的观点一度甚嚣尘上,西方某些学者认为,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终点

然而,历史终结论并未经受起时间的检验:奉行西式民主和迷信自由市场不仅未能如愿给世界带来发展,反而将不少国家拖入苦难的深渊。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经验,也为人类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新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你对“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终点’”进行批判。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振兴”这一宏大命题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野。

【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围绕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先后三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

从振兴老工业基地,到深入推进振兴,再到全面振兴,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始终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

(1)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突破瓶颈全面振兴】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中国工业史上数以千计的“第一”。老牌工业制造业是其产业优势,但大多数企业组装程序复杂、工艺步骤繁多、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失调,而且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问题严重,属于产能过剩行业,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增长动力。此外,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长期规划,内部导向不完善,加速了创新型专业人才外流,整个地区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投入不足,生产设备陈旧,也使得东北地区的产业创新举步维艰。

面对制约东北全面振兴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东北地区应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11-16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助力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精神引领责任担当】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经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1)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法治护航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具体未说,要坚持科学立法,健全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结合对既有法律制度适用模糊的现实问题加快出台配套司法解释;要着力解决针对民营企业的执法歧视、行政干预和司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保障民营企业的权益得到及时救济。此外,要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群体的法律素质,坚决杜绝个别企业违反法律、参与非法竞争、以假冒伪劣产品和服务损害消费者权益等问题。只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才能实现民营经济在法治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2)有观点认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人大通过立法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5 . 自信自立,这是中国从卡塔尔世界杯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里,牛津学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初性;从6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会师”里,路透社评论员看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在重庆摩托骑士逆行战山火的“中国式教援”里,外国网友看到了一个“空前团结的民族……

在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承诺里,世界看到了中国站位“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姿态;在“一带一路”的十年开拓中,世界感受到建设的繁忙、合作的热忱和友谊的激荡;在第五届进博会的丰富多彩中,世界看到了中国“新时代共享未来”的开放身姿;在首届中国一中亚峰会的对话中,世界感受到合作新动力、共赢新模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笃定自信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探索新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这就是中国”为主题,撰写一篇时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6 . 科学分析和清醒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瘤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克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全会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党为何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都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开辟新赛道。江苏重点布局变革性新材料、类脑智能等前沿方向;围绕工业母机、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短板实施59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揭榜挂帅”机制,发布重大任务榜单28个,吸引63个高水平团队参与攻关。

——增强新动能。上半年,全球首座十万吨级1500米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具备远程遥控生产能力;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海南文昌海域正式投产;我国自研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实现产业化制造……

——塑造新优势。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光谷”,多家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拔节生长,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目前,区内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和北斗产业等五大优势产业正带动湖北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路径。
2023-10-09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普通高中新高考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自信自立、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恢宏史诗。

新时代,大踏步向前。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新时代十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干革命,改天换地。自梦想起航中国革命原点,到南昌起义一声枪响,从井冈山上红旗漫卷,到万里长征九死一生,再到抵御外侮、解放全国……28年艰苦卓绝,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搞建设,自力更生。1953年,毛泽东同志初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这一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赶上时代。1978年的滚滚春雷,“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这一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自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予以阐释。
2023-09-27更新 | 738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当前,网络暴力是网络空间的“毒瘤”,相比传统的违法犯罪,网络暴力往往针对陌生人实施,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和即时性令受害人取证困难,证据不足又导致立案难、认定难。

2023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公然侮辱他人等行为依法严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不仅明确了网络暴力的具体行为,要求相关方面准确把握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而且明确畅通诉讼程序,要求依法做好民事维权、加强立案监督等工作,为受害者及时提供有效法律救济,切实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让施暴者受到应有惩罚,让受害者得到及时保护,网络环境才能不断净化,释放出更多正能量。


严惩网络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为惩治网络暴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07-12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二届山东省政协高举旗帜、创新发展,推动工作质效全面提升,交出了丰硕务实的履职答卷。

五年来,省政协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担当使命。针对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重点问题,深入协商议政,多项政策建议转化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措施。统计显示,省政协全年向省委、省政府报送3份建议案、13期《专题议政情况反映》、10篇协商情况报告、23篇调研报告,一些意见建议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为重要法规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围绕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臭水污水治理、《山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实施情况等也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各项利民惠民政策得到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履职行动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深厚情怀。

十二届省政协在总结以往工作基础上,完善协商议政的内容,创新搭建新的平台机制,形成省市县三级政协一体贯通、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履职架构。以更加奋进姿态打造新时代的人民政协新样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协是如何干出新时代的人民政协新样子的。
2023-06-23更新 | 24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